韩国总统李在明8月25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一改往日相对克制的态度,直言朝鲜是“贫穷而好斗的邻居”。
这番言论立即引发朝鲜方面猛烈回击,朝中社发文痛斥李在明为“对抗狂人”。
更微妙的是,就在李在明讲话后第三天,中方宣布金正恩将出席九三阅兵式,这位朝鲜领导人将与普京等25国领导人一起亮相北京。
李在明发表演讲
李在明在CSIS的演讲中展现了强硬立场。他不仅要求朝鲜“必须严格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义务”,还强调韩国也将严格遵守这一体制。
谈到朝鲜问题时,李在明用了一个极其直白的表述:“贫穷而好斗的邻居”。这六个字彻底激怒了平壤方面。
图为韩国总统李在明
要知道,李在明上任之初曾被视为可能延续文在寅对朝友好政策的人选,这番言论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李在明还详细陈述了朝鲜核威胁的严重性:“短短几年间,朝鲜的核弹头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其生产裂变材料的能力也大幅提升。
现在,他们距离完成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技术仅一步之遥,可能很快就会袭击美国本土。”
李在明发言
这种直言不讳的批评,与李在明此前展现的和解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其对朝政策的重大转变。
朝鲜方面的反应迅速而激烈。朝中社在8月27日发表题为《暴露出患有“无核化妄想症”的伪善者的真实身份》的评论文章。
朝方直指李在明是“狡猾的伪善者”和“对抗狂人”,并批评其言论“深深侮辱了我们”。文章还讽刺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所有主权拱手让给美国的政治贫困国家”。
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方面在猛烈抨击李在明的同时,却只字未提特朗普。这种有选择性的批评暗示朝方可能仍在为美朝对话留有余地。
朝中社还明确拒绝了无核化的可能性:“我们绝不放弃核武器的立场是绝对不变的,因为核武器是我们的国家威望和国家结构。”这种强硬表态彻底关上了短期内解决朝核问题的大门。
就在李在明与朝方口水战激烈进行之际,中方于8月28日宣布了重磅消息:金正恩将出席九三阅兵式。
这一安排出乎许多人意料。此前媒体焦点一直在李在明是否会出席阅兵式,几乎没有人预料到金正恩会亲自出席。金正恩的排位仅次于普京,显示了中方对朝鲜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这是金正恩自2019年以来首次访华,打破了因全球流行病而中断的中朝高层交往。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访华,金正恩显然有其战略考量: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展示朝鲜并非孤立无援,另一方面也能在与美韩博弈中获得更多筹码。
图为金正恩
金正恩此次访华还可能与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举行三边会谈,就地区安全合作、经济支持等议题协调立场。这种高层互动无疑将改变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李在明对朝的强硬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部分。在CSIS的演讲中,他明确表示“韩方不能继续走所谓的‘安美经中’路线”。
李在明对朝的强硬言论并非孤立事件
李在明解释说:“在美国强力牵制中国,甚至采取对华封锁政策之前,韩方确实坚持‘安美经中’路线。近些年,国际社会出现供应链重组,美方明确对华牵制方针。如此一来,韩国也只能在美方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和做出判断。”
这种表态标志着韩国传统外交路线的重大转变。过去几十年,韩国一直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安全上依靠美国保护。
如今李在明明确选择全面倒向美国,反映出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小国的艰难选择。
李在明还强调要增强韩国国防力量,将国防开支用于引进尖端科学技术和资产,建设能够打赢21世纪未来战争的智能强军。
这场外交风波背后是中美两大国在东北亚的博弈。特朗普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华遏制力度,要求盟友选边站队。韩国作为美国传统盟友,面临巨大压力。
图为特朗普
李在明在演讲中试图为韩国政策辩护:“美方与中方形成竞争甚至对抗关系的同时,在个别领域也进行合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韩中两国更是地理相近,韩方致力于妥善处理两国之间不可避免的问题,维护好双边关系。”
然而中朝关系的走近可能会让韩国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如果朝鲜通过与中国和俄罗斯加强合作获得更多支持,韩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筹码将进一步减少。
李在明在演讲中试图为韩国政策辩护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预言,2028年之前日本可能会成为拥有核武的国家。随着朝鲜核能力的不断提升,韩国国内关于发展核武器的讨论也越来越频繁。
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始于今日。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双方就一直处于对立状态。2018年至2019年期间,文在寅政府的“阳光政策”曾让半岛局势出现短暂缓和,但随后又重陷僵局。
2023年,朝鲜甚至将“核武力”写进宪法,彻底堵死了无核化的可能。而韩国这边,仍在坚持“无核化是半岛和平的前提”。双方连谈判的基础都不再存在。
金正恩视察兵工厂
国际社会在半岛问题上的协调机制也已经失效。中美之间沟通不畅,俄乌冲突和中东战火吸走了全球注意力,半岛问题完全沦为美朝韩三方的硬碰硬角力。
在这种背景下,李在明的强硬言论和朝鲜的激烈反应,只是半岛长期结构性矛盾的最新表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说了什么,而在于这片半岛早已失去了相互理解的语言。
李在明的一句“贫穷而好斗的邻居”,引发了远超预期的外交风波
李在明的一句“贫穷而好斗的邻居”,引发了远超预期的外交风波。朝方的猛烈回击和中方邀请金正恩出席阅兵式的决定,让韩国陷入尴尬境地。
这场风波暴露了半岛局势的深层矛盾:对抗的逻辑已经不再只是外交层面的嘴仗,而是一整套结构性的困局,难解、难谈、也难退。
朝鲜已经不再把“无核化”当作谈判筹码,而韩国的外交空间则被美韩同盟牢牢钳制。
金正恩出席北京阅兵式,将成为中朝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李在明选择全面倒向美国,则反映了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小国的艰难抉择。
半岛的和平稳定需要各方相向而行,单方面的强硬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