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再次发声力挺西贝:很多方面很优秀,希望大家理性理解,相信他们会改的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9月15日上午,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再次发声,力挺餐饮品牌西贝。
于东来再次发声力挺西贝
于东来写道:“关于西贝我是好意、也肯定西贝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优秀的!希望人们理性理解帮助企业改善问题走向美好、而不是不经意间的毁掉一个企业!因为做好一个企业太不容易!相信西贝会尽快完善人们对部分食品安全的担忧、让西贝越来越有品质的发展为社会带来美好!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但社会的主流更多是相互的指责!望人们未来都充满更多的善念!”
于东来评论截图
在回复网友评论时,于东来还表示“相信他们(西贝)会改的”。
这并非于东来就“西贝预制菜”风波第一次发声。
早在9月12日舆论发酵后不久,于东来就公开发文称:“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评论区里,于东来留言道:“因为正义、因为做一个不错的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团队付出的心血太不容易了!可建议、可以理解、可以促使企业改进完善,但不能让企业家灰了心!”
于东来个人账号截图
9月13日,于东来再次发文:“每个企业都会发生管理上的漏洞和经营上的问题,西贝如果有存在的问题,相信一定会积极调整处理解决、一定会越来越重视提升商品品质和顾客满意。相信西贝和更多企业会越来越好!”

不过,于东来的言论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并不赞同。于东来发文表示:“回到自己的世界吧!享受每一天的美好。”并且,于东来将自己的账号设置为私密,网友需通过对方请求后才能关注并查看内容。这意味着,非粉丝无法看到于东来所发布的言论,包括9月15日他再次发声力挺西贝的内容。
延伸阅读
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 门店负责人: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影响很大,你看现在几乎没人!”9月13日下午,记者探访西贝餐饮兰州中心店时,服务员坦言。的确,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没有见到往日排队的场面。
西贝厨房
进入店内,记者先以顾客名义向店员提出了探访后厨的要求。经过同意,记者按照要求登记个人信息后,穿上厨师工作服并洗手后进入后厨。其间,店员要求不能拍摄,并强调只有持证记者方可拍摄。
西贝客流量大减
记者表明身份后,该店负责人主动和记者攀谈起来。该负责人说,他昨晚也看了罗永浩的直播,对于镜头中有2024年的肉制品,他解释说,去年门店做了一个快餐品牌,今年这个品牌不做之后,把剩下的肉放在冰箱里用做员工餐,正好被媒体记者拍到。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西贝的羊肉都是每年一次集采后冷冻,然后发往全国门店。“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不像小店。”负责人坦言,冷冻羊肉和新鲜羊肉一样。
一种名为封缸肉的塑料包装肉制品
在后厨冰箱里,记者发现了一种名为封缸肉的塑料包装肉制品,负责人解释说,就是封缸腌制的猪肉,和成都腊肉一样。对于记者“封缸肉是不是预制菜?”的提问,该店厨师迟疑片刻后回答:“咋说来啥!”

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
日损二三百万
目前,这场争议已带来了实质性的经营损失。贾国龙向媒体坦言,自争议爆发以来,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营业额持续下降,9月10日、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预制菜风波恰逢西贝计划2026年IPO的关键时期。贾国龙曾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宣布,计划"通过2023-2025年持续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完成高质量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
今年9月1日,他再次公开表示"2023-2025年西贝的报表相对好看,希望在2026年上市"。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不仅影响其短期业绩,为西贝的IPO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创立于1988年的西贝,从内蒙古临河的小吃店起步,目前主力品牌 "西贝莜面村" 聚焦西北菜赛道,截至2025年在全国62个城市有370余家直营门店,员工约18000人;2023年更创下接待顾客超3766万人次、营收超62亿元的历史峰值。西贝莜面村作为西贝核心品牌,是其营收的重要支撑。
同时,西贝还在快餐领域通过副牌矩阵展开多元业态探索。包括贾国龙小锅牛肉、贾国龙中国堡、西贝海鲜、九十九顶毡房等品牌。曾被寄予厚望的贾国龙小锅牛肉,从2023年计划开百店的扩张目标,收缩至北京市场仅存12家门店,不足巅峰时期的一半。而贾国龙中国堡2023北京开出53家直营店,2024年全部关闭并升级为 “龙堡”,探索下沉市场。
西贝旗下品牌
在西贝的多元化业务中,外卖板块表现相对亮眼,2023年 "西贝品质外卖" 实现销售净额20亿元;零售业务通过 "西贝功夫菜" 品牌运营,2023年收入超3.4亿元,主打杂粮主食赛道。而细分业务中,儿童餐也成为西贝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实现了逆势增长,公司儿童餐营收从2019年到2022年增长了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