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普京提议,泽连斯基拒绝!特朗普承认“普京可能不想达成协议”!俄乌爆发激战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多家媒体曝出消息称,其间特朗普一度中断会晤,转而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法新社19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提议与泽连斯基在莫斯科举行和平峰会。
图为泽连斯基和普京
法新社称,消息人士透露,周一(18日)通话时“普京提到了莫斯科”,而泽连斯基的回答是“不”。欧洲领导人也告诉特朗普,普京的提议“似乎并非良策”。
据悉,白宫方面首选的美俄乌三方会谈地址是布达佩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推日内瓦作为理想的会晤地点。
分析人士指出,泽连斯基很难接受莫斯科和布达佩斯这两个地方作为会谈地点:莫斯科作为俄罗斯首都,显然对乌克兰充满风险和象征性尴尬;布达佩斯也是“尴尬的选择”,让人回想起1994年那份未能保障乌克兰安全的《布达佩斯备忘录》。
特朗普承认:普京可能不想达成协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9日报道,特朗普19日说,他希望普京能推动俄乌冲突走向结束,但他承认,普京可能不想达成协议。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说实话,我认为这不会是个问题。我认为普京已经厌倦了。我认为他们都厌倦了,但谁也说不准。”
“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了解普京总统的情况……他可能不想达成协议。”
他说:“我希望普京总统表现良好,如果他表现不好,情况将会很艰难。我希望泽连斯基总统能做他该做的事。他也必须表现出一些灵活性。”
关于基辅寻求的安全保障,特朗普说,尽管欧洲愿意以某种形式派遣军队,但美国不会,不过他们可以提供其他援助。他表示,会有某种形式的安全保障,但不是加入北约,美国将协助乌克兰防卫。
报道还称,特朗普说,在与欧洲领导人会谈后,他曾致电普京。出于对普京的尊重,他去了另一个房间与普京通话。
他补充道,尽管当时莫斯科时间是凌晨1时,但普京“非常高兴”地接听了电话。

“我没有当着他们的面这样做。我认为那样做对普京总统不敬。我不会那样做,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实际上,普京总统不愿与欧洲人交谈。”
乌方对领土问题态度转变
当地时间8月18日,泽连斯基在白宫会谈后举行记者会,表示这是美乌之间最成功的一次会晤,就诸多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泽连斯基说他与特朗普就领土问题进行了长时间讨论。不过他也表示,包括领土等问题在内的所有敏感事项将在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时讨论。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的会晤中并未断然拒绝领土交换的提议,但他表示,迁移人口和推翻乌克兰宪法中关于禁止割让领土的条款有难度。泽连斯基说,他可能会考虑“按比例交换”方案。要知道,乌方此前一直坚持在领土问题上不让步。
俄外长称必须确保俄罗斯安全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8月19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有关乌克兰的和平协议都必须确保俄罗斯的安全,领土变更往往是达成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关于乌克兰问题谈判的形式,俄方既不拒绝双边会谈,也不拒绝三边会谈的形式。应逐步从专家层面开始,历经所有必要阶段,进而筹备最高级别会谈。
拉夫罗夫当天还称,乌克兰危机的起因之一是俄安全问题,该问题与给予俄方“北约不东扩”的保证几十年来被一再破坏相关。
俄乌爆发激战
俄乌战事仍在持续。当前,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重镇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及多布罗皮利亚、 康斯坦丁尼夫卡等地仍在进行激烈的争夺。
俄罗斯国防部8月19日发布视频称,俄军“中部”集群部队使用T-80BVM型坦克,在红军城方向打击乌军据点。
俄国防部18日发布视频称,对乌军在康斯坦丁尼夫卡附近的一个弹药库发起炮击。
俄乌冲突局势图
俄国防部18日通报称,俄军“中部”和“南部”集群部队在红军城、紧邻红军城的季米特洛夫以及康斯坦丁尼夫卡等顿涅茨克地区多地打击乌军。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9日通报称,过去一天前线地区共发生186次战斗,其中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军阻止了俄军对多个定居点共67次进攻。
乌军总参谋部18日还称,8月4日至17日,乌军和乌国民卫队下属“亚速”第一军团展开联合行动,肃清了多布罗皮利亚附近多个定居点,俄军在这些地方遭受了损失。乌军在该方向的行动仍在继续。乌军还清除了在波克罗夫斯克的一些俄军突击队。
延伸阅读
媒体:乌克兰危机给欧洲上了一堂代价高昂的现实政治课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
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后,多名欧洲领导人于周一组团“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赴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其中包括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吕特、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芬兰总统斯图布等。如此重量级的访美团,足见欧洲政要对加入商讨乌克兰危机解决议程的重视程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称,“人多力量大”似乎是这次集体访问的原因之一,欧盟和乌克兰“在尝试展示统一阵线”。马克龙则表示:“欧洲应坐在谈判桌前。
欧洲的焦虑并不难理解。乌克兰危机三年多来不断延宕升级,要解开这个结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各方很清楚,目前情况下,想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清晰方向或路径并不容易。此次美俄元首会晤后,欧洲领导人随即发表联合声明,不但未谈及特朗普主张的和平协议,反而威胁对俄追加制裁,再次凸显欧美分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欧洲大陆距离持久和平与安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回看乌克兰危机的演变,欧洲一些人在安全上依赖美国、战略上服从于美国,盲目相信“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是危机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成立之初就是“唯美国”的,在当下依然充斥着冷战思维,扮演着挑动冲突对抗的危险角色,欧洲安全架构并不“安全”。多名美国学者指出,北约计划向乌敞开大门是酿成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三年多前,美俄战略稳定对话破裂直接引发乌克兰危机,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年多来,各方并非完全没有缓和局势的机会,但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控欧弱俄”,不断拱火浇油,让危机解决遥遥无期。但是,部分欧洲国家始终不予正视,继续盲目追随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战略,同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无法搬走的邻居长期对抗,最终导致了今天的进退两难。
俄乌冲突已延宕三年半,欧洲也是时候算一笔账了。欧洲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和能源供应,战争风险也导致欧洲“去工业化”和资本外逃,难民问题还引发欧洲社会矛盾,主要经济体如德国已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反观美国,不仅一跃成为欧盟主要的能源卖家,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让欧洲产业转移至美国,其军工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安全形势更加动荡,其对美国更加依赖,话语权一再缩减,乌克兰危机更加复杂难解。
其实不只是乌克兰危机。在北约成员国军费、关税问题等方面,华盛顿丝毫不吝于展示对欧洲“严厉的爱”。欧洲同美国打交道时万般小心、忍气吞声,但仍避免不了被迫一次次作出让步。这当中的很多问题不只是美欧之间的利益分配,更关系到全球化和多极世界的走向。马克龙多次公开表示,欧洲“必须表明它绝不是美国的附庸”;越来越多欧洲舆论也表示,“必须要追求战略自主”。这些都表明,欧洲当务之急不仅是“意识到”欧洲安全架构需要加速重塑,更应该“掌握起”决定自身命运的主导权。这考验着欧洲领导人的战略定力与眼光。
乌克兰危机对欧洲来说是一堂代价高昂的现实政治课,折射出欧洲战略自主困境。只有加速推进对美战略自主,欧洲才能获得战略空间并充分发挥主动性,选择权仍在欧洲领导人手中。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事已经持续太长时间,欧洲更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承担起更大责任,共同解决危机的根源性问题,找到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实现长治久安、共筑世界和平,这也是国际社会对欧洲的期待。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