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110周年,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于11月3日在淮海中路1843号举办“龄·1843会客厅”《精诚笃爱——银幕里的孙中山宋庆龄》观影活动。在宋庆龄曾称为“可爱的家”里,以“银幕播映+现场解读”的方式,重温这对革命伴侣的珍贵影像,别具纪念意义。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这些影像记录了他们携手革命的十年岁月,以及宋庆龄此后数十年对其遗志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映影像内容源自两家机构的馆藏,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1982年。多段影像系从海外新征集或首次整理公开,包括从俄罗斯征集的孙中山步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和1925年的广州黄埔军校镜头。
孙中山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
活动现场
首次公开多段珍贵影像
此次放映的影像,最早可追溯至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就职典礼。镜头中,宋庆龄陪伴左右,与孙中山共同检阅游行队伍,这是目前所见两人最早的动态影像。
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就职典礼
目前存世的孙中山生前影像,大多拍摄于1924年。活动中播映了孙中山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多个片段(部分镜头系首度公开),以及他在广州大元帅府办公的画面。此外,还播放著名导演黎民伟拍摄剪辑的《勋业千秋》片段: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韶关视察军队并誓师北伐,以及孙中山、宋庆龄在香港乘“春洋丸”北上;两人抵沪后在上海寓所会见各界代表的镜头亦得以呈现。
孙中山和宋庆龄启程北上
同时穿插了苏联纪录片《伟大的飞行》(又名《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的片段。1925年,导演史涅伊吉洛夫与摄影师布留姆随莫斯科—北京航线首航拍摄,在北京、上海、广州取景。该片后来更名《东方之光》,曾被《真理报》评价为具有“社会生活史诗的宏大规模”,是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片中记录的广州工人运动领袖和黄埔军校大门、学生游行等镜头,很多细节在其他新闻纪录片中罕见。此次播映的包括早期共产党领袖邓中夏、苏兆征领导省港大罢工的影像。
苏联纪录片影像与黎民伟拍摄的孙中山宋庆龄镜头共同呈现,这些片段将“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创办—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的历史脉络在银幕上前后连缀。主办方同时提示,部分片段为首次或鲜少公开。
黎民伟拍摄的孙中山
从相依相守,到继承遗志
影片较完整呈现了孙中山逝世后1925年至1929年间全国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以下内容随镜头依次展开:孙中山北京治丧处成员介绍(含首次公开的宋庆龄影像)、在协和医院举行的移灵大典、各界人士在中央公园公祭孙中山、孙中山灵柩移往香山碧云寺暂厝等片段,并延伸至1925年上海各界集会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宋庆龄参加1926年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礼、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这部分影像,让观众直观感受当时社会各界对孙中山的深切缅怀与景仰。
片单还覆盖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继承其遗志和革命理想接续奋斗的历史影像,包括1927年9月,宋庆龄抵达莫斯科并受到热烈欢迎;1938年在香港领导保卫中国同盟支援抗战。
影片后半部分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的身影。1949年她北上出席首届政协全国会议,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1956年和1966年在孙中山诞辰90和100周年纪念大会;晚年的宋庆龄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孙中山的纪念。以及1982年孙中山宋庆龄亲友来沪祭扫宋庆龄墓,瞻仰孙中山宋庆龄故居的新闻片。
宋庆龄出席孙中山病逝后的系列追悼典礼
宋庆龄出席开国大典
让影像“说话”
为了让影像“说话”,主办方除了现场解读,还引用了宋庆龄的照片、文章和讲话原声与影像配合展示,相互印证。帮助观众理解宋庆龄从孙中山的革命伴侣,到国家领导人的人生轨迹。如:她回忆问孙中山为什么要让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纪录片《四万万人》中关于宋庆龄的画面和解说词;1949年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原声;1956年和1966年宋庆龄撰写的纪念孙中山长文。这些影像串联起宋庆龄漫长的革命生涯,展现了她如何将与孙中山共同开创的事业延续至新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映的多段影像系从海外新征集或首次整理公开。如黎民伟剪辑的《勋业千秋》,对研究孙中山后期革命活动具有独特价值。此次播映把分散的影像资料系统化呈现,也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线索。
让公众贴近历史人物
活动吸引了孙宋研究机构学者、历史影像爱好者和市民参与。观众们通过这些珍贵影像,看到了书本之外更加立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从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京结婚,到孙中山1925年逝世,再到宋庆龄继承他的革命理想和事业,“精诚笃爱”四字的分量,在银幕光影中愈发清晰。
放映与解读后进行的互动问答环节,以银幕播放内容为题,设置了文创冰箱贴与孙宋主题图书等奖品,鼓励观众通过“以屏索证”加深记忆,现场反应踊跃。部分观众还与主讲人围绕影像来源、历史细节展开交流。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表示,希望通过在宋庆龄的家中回看历史瞬间、解读影片的方式,让公众贴近历史人物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场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银幕展映,也是一堂以史为据、面向公众的人文讲座,让更多人通过银幕感受孙中山与宋庆龄的革命事迹和精神风范。“龄·1843会客厅”将持续推出更多贴近大众的文化体验项目,让更多人走近宋庆龄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