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普京态度大变,支持乌克兰放手一搏,要打就打俄罗斯本土

一周前还在阿拉斯加和普京喝茶聊天,如今就喊乌克兰“打回去”。
8月21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彻底把话“挑明”,“要赢得一场战争,如果不能攻击入侵者的国家,那是非常困难的” 。这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是给乌克兰下战帖,也是给普京敲警钟。
从谈判调解人,变成战争推手,特朗普这一变,牵动的可不止俄乌两国的战局。
从“特普会”到“厨房辩论”:一场态度180度的转向
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会面,媒体一度称之为“红毯外交”。当时特朗普还信誓旦旦声称,普京愿意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做出“历史性让步”。
可事实是,俄罗斯并没有让步。
俄外长拉夫罗夫说得直白,乌克兰安全保障机制必须包括俄罗斯的参与权,并拥有否决权,否则就是“死胡同”。
眼见撬不开俄罗斯“大门”,特朗普的态度变了。
8月21日,他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称:“不攻击侵略国就赢得战争,即使不是不可能,也非常困难”。
特朗普晒新老照片对比
与此同时,他还贴出两张照片,一张是自己用手指着普京,一张是1959年尼克松在“厨房辩论”中指着赫鲁晓夫。
明眼人都清楚,特朗普这是借半个多世纪前的美苏博弈名场面给自己 “贴标签”,现在面对普京的架势,就像当年尼克松硬刚赫鲁晓夫一样硬核。
与此同时,据《卫报》透露,特朗普决定暂时不再直接牵头推动俄乌领导人峰会,而是“让俄乌自行安排”。
要知道,这与他在阿拉斯加会后高调表态“要在8月底前促成普泽会”的积极态度可是截然相反。
特朗普接受采访
但明眼人都清楚,特朗普此举不是放弃,而是施压。以目前局势看,特朗普此举是想通过“暂时后退”,让普京感受到新的外交压力——你不主动让步,那我就放手让乌克兰“放手一搏”。
“只防守等于失败”:特朗普为乌克兰反击立论
特朗普为此说的直白,“这就像一支顶尖的球队,防守再好,不让进攻,根本没有赢的可能”。
这话表明听着像聊体育,背后实则藏着一层更深的军事逻辑。
因为特朗普话里话外都在将矛头指向拜登政府,直言正是拜登 “只许乌克兰埋头防守,不准主动反击” 的策略,才让战争陷入如今的僵局。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长期限制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担心触发更大规模冲突。但战局胶着,乌军伤亡惨重,俄罗斯依旧在推进。
所以特朗普此时改变口风,既是对拜登政策的一种反击,也是对当下战场形势的再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表态并非停留在 “口头喊话” 层面。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1日消息,乌方已制定无人机生产协议,并向美方提出合作建议。未来五年,双方将生产或联合生产价值500亿美元的无人机,每年生产1000万架。
要知道,自2025年4月以来,特朗普多次对普京设下“最后通牒”。
4月底,给出“几周内看俄是否愿意结束战争”的说法;7月29日,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提出50天停火期;8月,又缩短为10天,后改为“两周内实现和平”。
尽管每次最终都不了了之。但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不难看出,这正是他惯用的谈判套路——“先打后谈”,通过制造紧张氛围,倒逼对手让步,所以这次可能也不例外。
乌克兰的新底气:国产远程导弹“火烈鸟”成功试射
与特朗普 “拱火式” 表态形成呼应的,是乌克兰自身 “打铁还需自身硬” 的军事突破。
当地时间8月21日,泽连斯基高调宣布,乌克兰成功试射国产“火烈鸟”巡航导弹。
要知道,该导弹射程超3000公里,足以覆盖莫斯科等俄罗斯核心城市。这也就意味着,乌克兰首次拥有自主攻击俄罗斯本土的能力。
过去,乌军主要依赖自杀式无人机打击俄境内目标,不仅射程有限,毁伤效果也相对薄弱;如今“火烈鸟” 导弹的出现,为乌军深度打击俄后方提供了可能。
除了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俄乌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尖锐。
据路透社消息,8月15日“特普会”期间,普京向特朗普提出了一份新的停火条件清单。
乌克兰必须:彻底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放弃加入北约的所有意图;保持军事中立,禁止西方军队进入乌克兰境内。
特朗普和普京交谈
作为交换,俄罗斯表示可暂停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推进,甚至“可能”放弃在哈尔科夫控制的小块区域。
但乌克兰压根不接招,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说得直白,“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最后通牒,我们没有放弃任何领土的打算”。
照叶尔马克的说法,乌克兰只相信美国、欧洲和“志愿联盟”的安全保障,不接受任何“妥协式和平”。也就是说,乌克兰想要的是实质上的保障,而不是临时换来的停火。
由此看来,如今特朗普的狠话不仅是在支持乌克兰,也是在用乌克兰施压普京。
一边制造战争升级的可能,一边等待对手让步;一边喊打,一边退场。这就是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
但战场从不是靠话术就能左右的棋盘,而是靠每一次的攻防、每一寸土地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