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怒斥普京!不要炫耀核导弹,有时间,不如赶紧结束战争!
图为特朗普
周一那天,特朗普正在日本访问,从日本起飞的专机上,他直接就俄罗斯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事开怼了。
这话里的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闻见,他先提美国的核潜艇,说“他们知道我们有核潜艇,世界上最棒的,就在他们海岸边上”,接着就把矛头对准普京,直言“你应该去结束那场战争,那场本应一周就结束的战争,现在马上就要进入第四年了”。
特朗普这波表态不是没头没脑的,前一天周日,普京刚搞了个大动作。
他拉着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一起去视察俄军指挥所,专门介绍“海燕”导弹的测试情况。
普京说这导弹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拥有的独特武器”,还敢说射程“无限”;格拉西莫夫更具体,直接报了测试数据,说导弹在空中飞了15个小时,航程足足1.4万公里。
普京宣布“海燕”已完成测试
这俩一唱一和,明摆着是给美国看的。
本来想觉得这只是俄罗斯常规的武器展示,后来发现结合近期的情况看,根本没这么简单。
特朗普这次发火,算是把之前的不满都攒一块儿爆发了,上周他刚取消了美俄峰会,还对俄罗斯的石油巨头加了制裁,这次普京又高调秀导弹,他能不炸毛吗?
不过克里姆林宫这边也没打算把事闹得太僵,周一的时候,发言人佩斯科夫出来说,导弹测试“不应该进一步加剧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试图给局势降降温。
但这话听着,更像一种表面上的缓和,实际双方的较劲早就摆上台面了。
普京晒“无限射程”导弹,到底想传递啥信号?
咱们先琢磨琢磨普京为啥选在这时候高调试射“海燕”。
这导弹被不少人叫“末日武器”,争议特别大,普京偏要在这时候亮出来,说白了就是“非对称反击”。
这两年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越来越紧,就说欧盟去年3月生效的第12轮制裁,连能源运输、半导体设备进口都管上了,俄罗斯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都受了影响。
这种时候,常规手段对抗西方不占优势,普京就拿出核威慑这张牌,意思很明确:别把我逼到绝境,就算常规战场上没占着便宜,我手里还有能毁灭一切的家伙。
而且这“海燕”导弹的争议点,不光是射程远。
它用的是核动力推进,这东西一旦在飞行中出故障,很可能会造成核泄漏。
去年挪威的环境监测机构就监测到北极上空有异常辐射,当时就有人怀疑跟“海燕”测试有关,虽然俄罗斯没承认,但这事确实让不少国家捏了把汗。
我觉得普京敢把这种有争议的武器亮出来,就是吃准了美国对核威慑的忌惮,你不是有先进武器吗?我有能让你顾忌的“杀手锏”,大家谁也别想轻易挑事。
再看特朗普这边,他之前一直吹自己跟普京关系好,说“我能和普京谈成任何事”,结果呢?阿拉斯加峰会没谈出任何结果,布达佩斯峰会因为俄罗斯提的要求太苛刻,直接就取消了。
普京穿军装听取汇报
如此看来,他那套“个人关系”外交根本不管用,这次公开怼普京,其实就是承认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
特朗普可能也没想到,普京根本不吃“个人魅力”这套,反而用导弹测试打了他的脸,换谁心里都不会痛快。
从日本飞回美国的专机上,特朗普说的那句“核潜艇就在你海岸边上”,也不是随口吹牛。
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艘就能装24枚“三叉戟”潜射导弹,今年美国海军还公开过,至少有一艘这种潜艇常年待在北大西洋,离俄罗斯海域不远,打击范围能覆盖俄罗斯西部的核心城市。
这明摆着就是跟普京对着干,你秀远程核导弹,我就秀近距离的核潜艇,看谁的威慑更管用。
美俄互怼背后,“和平窗口”真的关死了?
现在美俄的情况,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分歧了,更像两个“强人”在比谁更硬。
普京秀导弹是心理威慑,特朗普晒核潜艇是现实施压,两边都在打“心理战”,谁也不肯退一步。
我觉得这种对抗特别危险,因为一旦有一方判断失误,很可能会让局势失控。
更让人担心的是,双方的“和平窗口”好像真的要关死了。
除了特朗普的狠话和俄罗斯的导弹测试,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一直在加码,欧盟也跟着凑热闹,比如对俄罗斯的金属出口设限制。
今年4月的时候,美国还驱逐了3名俄罗斯驻美外交官,俄罗斯马上就对等反制,也赶了美国的外交官。
外交渠道本来是缓解紧张的重要途径,现在这么一闹,两边连坐下来谈的机会都少了。
毫无疑问,美俄作为两个核大国,他们这么较劲,受影响的不只是彼此,还有全球的安全。
联合国今年出的《全球核安全报告》里就警告过,美俄这种核威慑对抗越来越厉害,可能会削弱《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执行基础。
这条约是控制核武数量的重要协议,要是这都受影响,全球核安全的风险就更大了。
还有那些跟着美国或俄罗斯的国家,现在也很为难。
比如欧洲的一些国家,既想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又怕俄罗斯的核威慑;而俄罗斯的盟友,也得在经济压力和战略支持之间找平衡。
这种“选边站”的情况,只会让全球局势更复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回头看这整件事,从普京试射“海燕”导弹,到特朗普专机上发飙,再到双方互相制裁、驱逐外交官,美俄关系已经走到了很僵的地步。
特朗普的“个人外交”彻底失败,普京的“非对称反击”还在继续,两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我觉得短期之内,想通过外交解决双方的矛盾基本不可能,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对抗,不管是军事上的威慑,还是经济上的制裁。
但话又说回来,对抗从来不是最好的选择。
美俄手里都有能毁灭对方的力量,真要是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谁也捞不到好处。
希望两边能冷静下来,哪怕先通过第三方渠道沟通,也别让局势再升级了。
毕竟,全球的和平稳定,比谁的武器更厉害、谁的态度更硬,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