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日前,两岸统一进程上,大陆刚刚纪念完台湾光复80周年,就祭出重拳,对知名“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进行立案侦查。
这是2025年10月大陆对“台独”顽固分子正式启动刑事程序的第一例。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
赖清德政府反应极快。民进党发言人戴玮姗在第一时间对外放话,称大陆“没有司法权”,并再一次用“台湾人民”这个词包装沈伯洋的个人问题。
问题是,沈伯洋到底是谁?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让岛内政坛炸了锅?
沈伯洋1982年出生,曾是台湾大学法律系高材生,后来去美国深造,回台后在大学任教,研究方向涉及犯罪学。
2018年之后,他的研究方向突然一转,开始频繁炒作所谓“大陆对台认知战”。
沈伯洋繁炒作所谓“大陆对台认知战”
随后创办“黑熊学院”,公开宣称要在台湾培养“全民抗敌”的意识。
他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煽动对大陆的敌意,甚至主张对岛内陆配、陆生设立“监控机制”,被批评为搞“绿色恐怖”。
今年10月14日,国台办将沈伯洋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
名单一出,岛内反响不小,但多数人没料到,大陆很快就动了真格。
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通报,依法对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这次是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重庆市公安局发布通报
立案之后,局势迅速升级。
赖清德政府的反应比以往更激烈。民进党不但对外喊话,还把矛头转向岛内政敌。
郑丽文被点名,说她和国民党不该“削弱士气”,应该和当局“同一战线”。
民进党试图传达一个信号:如果你不站在我们这边,就是“亲中”;如果你不谴责大陆,就是“不爱台湾”。
郑丽文没有立刻回应。但民进党这招,已经在蓝营内部引发不满。
赖清德政府的反应比以往更激烈
一部分人认为,不该跟着民进党的节奏起舞,另一部分则担心不表态会被舆论反咬。
这场看似对沈伯洋的司法动作,实际成了检验岛内政治立场的试金石。
大陆为什么选中沈伯洋?除了他在岛内“抗中”言论突出,还有更深层的背景。
据台媒披露,沈伯洋与境外机构资金往来密切。
沈伯洋丑闻不断
他创办的“黑熊学院”曾接受“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资助,该基金由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主导,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向台湾多个组织拨款。
其中,沈伯洋相关的3个组织获得了总额184万美元的资金。
此外,他本人也承认“黑熊学院”接受了“美国在台协会”的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被用于所谓“认知战研究”“反渗透教育”“抗敌能力培训”等项目。
“黑熊学院”创办人沈伯洋
表面上是学术活动,实则与政治操控难以切割。
更讽刺的是,沈伯洋一边在岛内高喊“抗中”,一边他的家族企业却早已在大陆做生意。
他父亲经营的“兆亿有限公司”此前在大陆有稳定业务,从事原物料进出口及机械设备贸易。
大陆2023年对沈伯洋实施制裁后,该公司与大陆的业务被全面叫停。
沈伯洋在社交平台亲口承认,公司营收下滑超过50%。
媒体报道截图
这说明大陆“惩独”不只针对个人,还会波及其经济利益。
一旦被列为“顽固分子”,不仅出入受限,连生意往来也会被切断。
更重要的是,沈伯洋案只是开始。
岛内战略专家张竞指出,大陆的目标是整个“台独”组织网络。
黑熊学院只是外围之一,背后还连接着学术界、媒体、外资渠道等多个系统。
沈伯洋与境外机构资金往来密切
张竞认为,重庆公安局之所以出手,可能是因为早已掌握该案的技术证据。
目前大陆多地公安机关已经在研究相关案例,未来可能同步展开行动。
大陆对“台独”问题的应对,正从名单制裁、媒体揭露,过渡到司法实操和组织打击。
多家官媒发文截图
而沈伯洋,仅是“突破口”。
就在外界关注大陆行动的同时,岛内本身也出现了裂痕。
民进党虽然对外统一口径,但内部其实有分歧。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高调喊话,说大陆的行为“严重逾越底线”,并强调“要保护台湾人免于跨境法办”。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
但外交部门却反应谨慎,仅表示“将持续关注事件发展”,没有对大陆的司法程序做出直接否认。
有人指出,赖清德政府内部正在围绕“强硬对抗”与“策略应对”发生路线分歧。
一派主张继续“抗中”,借此凝聚岛内支持;另一派则担心刺激大陆,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清算。
另一方面,大陆的法律手段也在升级。
2024年初,由“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开始落地执行。
媒体报道截图
该文件明确,“台独”分子即使不在大陆,也可依法缺席审判。只要证据确凿,法律程序可在其缺席情况下推进,判刑定罪。
沈伯洋案正是该意见首次实践的标志性案例。
文件还指出,公安机关可对涉案人员进行网上追逃、限制出入境、扣押财产、技术侦查等手段。
一旦这些人进入与中国有司法协定的国家或地区,可能被引渡或羁押。
赖清德和副手萧美琴
这意味着,赖清德政府即便在岛内喊破嗓子,也难以阻止大陆的法律程序推进。
岛内很多人开始意识到,风向真的变了。
过去“台独”言论最多被批评、被点名,如今开始被立案、被追责。
舆论压力变成法律责任,跨境威慑变成司法落地。
沈伯洋被立案侦查
沈伯洋案只是个开始,相信其他11位“台独”顽固分子,往后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死不悔改、无可救药的“台独”分裂分子,就要用他们听得懂、感到怕、觉得疼的方式严厉惩戒。
这也警示岛内外一切“台独”势力,任何人都不要低估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