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轻女子在家被害,90后凶手被捕后口出狂言!14年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14年前,宝山区一名年轻女子被残忍杀害,所幸天网恢恢,上海警方坚持不懈追凶成功,案情近日浮出水面!
但让人震惊的是,凶手被捕后冷漠地说:“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事情很丑陋,名声不好”……
14年前宝山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
一年轻女子身亡
2011年8月14日晚,一男子报案称女友被杀害。
民警来到位于城中村最里侧的案发现场后发现,年轻女子晓芸(化名)倒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喉咙处有一道刀伤。
图为案发现场
床尾和垃圾桶里各留有一把带血刀具,公用水斗处有一团带血的衣服。
警方找到的带血刀具和有一团带血的衣服
鉴于隐蔽的地理位置、凌乱的现场痕迹,侦查员据此做出初步推断:盗窃被发现后转为杀人。
办案警察讲述案情
然而,晓芸男友清点后发现——无财物损失。
晓芸日常仅在工厂与出租屋间往返,侦查员排查城中村住户及两人社会关系,均无可疑人员。
调查至此,警方判断这是一起流窜作案,嫌疑人很可能已经离开。
受限于当年的刑事科学技术,警方在现场提取到的生物物证未能成功锁定目标。
14年前,警方未能找到凶手
14年后,村民无心之言
成为破案关键
对于历年以来未侦破的命案积案,警方每年都会持续展开调查梳理,在此期间,刑事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案发后第9年,警方从老物证上获取到了新线索,凶手可能在山东某个村子里生活过。侦查员赶赴当地展开调查,却因外乡人的身份遭到排斥。
侦查员们也是拼了,为查线索在村子里一住就两、三个月,不仅学方言,还帮着村民一起晒麦子、剥花生米……
侦查员为查线索在村子里一住就两、三个月
每当从村民口中获得线索,侦查员便会赶赴当地展开调查。此后的五年时间里,侦查员跑遍华东、华北、西南,重复着发现线索、排除嫌疑的过程。
2025年春天,侦查员又一次踏入了村子。没想到村民的一句无心之言,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转折点——
“问他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人,他给我来了一句,其实我们家里还有一个哥哥。”
村民的一句无心之言,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转折点
老人的这句话让侦查员瞬间意识到村子里还有没挖透的秘密,顺着这个思路,侦查员挖出被埋没在时间长河里的江家。
据村民回忆,这户人家很早就拖家带口离开了村子,前往内蒙古生活了。
内蒙古当地反映,江某夫妇(化名)二十多年前就过世了,两人育有四女一子。江某临终前,把10岁的儿子托付给了一个姓林(化名)的亲戚抚养。
据江家三姐回忆,弟弟现年应该是35岁左右。再结合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凌乱痕迹,警方曾明确判断凶手应为一名年轻男子。
侦查员立即对内蒙古当地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逐一比对,出生于1990年的林某(化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林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林某的户口本上,登记有养父母和两个妹妹。但蹊跷的是,林某直到2008年才上户口,而比他晚出生的妹妹在九十年代就登记了。
此外,林某在2008年到2011年8月之间,在上海有大量的交通违章记录。而在8月1日之后,就再无踪迹。
警方发现林某身上存疑点
综上所述,警方判断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根据调查,林某现在是一名货运车司机,常年往返于边境线上。
抓获凶手!案情真相大白
2025年7月14日,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侦查员们,终于在边境口岸等到了那个他们寻觅了14年的身影。
图为抓捕现场
经过比对,林某的相关痕迹样本与案发现场遗留的一致。
犯罪嫌疑人林某明知上海警方因为当年的命案找他,却始终不愿意承认罪行,称“这件事很丑陋、不光彩。”
审讯室内安静得吓人,林某的内心却在翻江倒海。
林某称“我虽然是个杀人犯,名声不好,但不是故意杀害女子。”
林某辩称自己不是故意杀人
侦查员敏锐地察觉到,林某的心理防线正在松动。审讯进行到第25分钟,林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据林某交代,案发当天他喝了一瓶半白酒,跑到村子里找厕所。他看到长相姣好的被害人正在二楼走廊晾晒衣物,便心生歹念。
侦查员推测案发经过
结合案发现场的情况和林某的交代,侦查员合理推测:林某当年是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进入村子,不料遭遇被害人的剧烈反抗。作案后,林某先是逃回了老家,随后便以跑运输为生。
在家人眼中,林某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好丈夫。据林某自述,他在老家给妻儿提供了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不仅购车,还买了最好地段的房子。
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侦查员14年的坚持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案件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