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没戏了,石破茂人麻了:日本这烂摊子,最后还得他来收拾

日本政坛这两天,像被扔进了搅拌机,转得飞快。自民党还没从“首相换人”的节奏中缓过来,老盟友公明党就果断抽身,一脚踹开了合作二十六年的门。
高市早苗刚上台就撞上这档子事,前路一片迷雾;而石破茂,这位老资格的“悲情天王”,在风头浪尖之际发出战后反思,却落得个党内外双重夹击。现在问题来了:这个摊子,谁来收?
图为石破茂 资料图
联盟塌了台
十月十日,公明党突然宣布退出与自民党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执政联盟,消息一出,整个永田町瞬间炸锅,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把自民党的执政根基掀了个底朝天。
过去二十六年,自民党虽然是第一大党,但一直靠着和公明党合作,才能在国会维持稳定多数。
现在公明党走了,自民党在众议院只剩下196个席位,连233席的半数线都没够上,等于一下子丢了话语权。
问题的核心不只是席位,更在于高市早苗这个“新掌舵人”的能力。刚当上自民党总裁的她,原本意气风发,准备顺势当首相,结果一上台就被盟友“打脸”。
在紧急议员会议上,高市早苗不得不低头认错,说这是“她的责任”,但这番话并没能平息党内的不满。
自民党内部本就派系林立,此次“公明出走”更让高市的强硬保守派标签成为众矢之的。有阁僚当场质疑她,连一个公明党都搞不定,以后靠她来处理外交,靠谱吗?这话虽然刺耳,但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图为高市早苗 资料图
特别是高市那套“修宪和强军”的组合拳,早就让公明党感到不安。再加上她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立场偏右,公明党这次选择“断舍离”,也不是一时冲动。
所以说,高市早苗不是没戏了,而是压根没开始,戏台子就塌了,这场“首相梦”,怕是要梦碎一地。
高市早苗“首相梦”可能会破碎
在野党翻盘局
自民党这边还在内讧,在野党那边早就闻风而动,准备趁乱“上位”。

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三家在干事长会议上碰了头,又要召开党首会议,目标明确,推举一个统一候选人,冲击首相宝座。
从议席来看,这三大在野党合起来已经有210个席位,距离多数线只差一小步。如果再拉上公明党的24席,那局势可就彻底逆转了。
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三家在干事长会议上碰了头
别看公明党小,人家此刻正是“关键先生”,谁争取到它,谁就有可能夺下政权。
而在这场合纵连横的操作中,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成了焦点。他公开表示“正在认真考虑担任首相”,话里话外就是他准备好了。
立宪民主党的野田佳彦也暗示支持他,认为这是“十几年一遇”的换届良机,政治嗅觉这么敏锐,当然不会放过。
玉木雄一郎(左)与野田佳彦
不过,想组成联合政府,不是把人凑齐就完事。玉木也说得很清楚,光是组队还不够,得有共同的政策底线。
尤其是在安保和外交政策上,几家党派意见并不完全一致。真要搞联合,得有人出面整合、协调、妥协,而这恰恰是目前最缺的。
还有个尴尬点是,这三家党派之间一直有明争暗斗,合作基础并不牢固。现在看似抱团,其实各有算盘,谁都想当“带头大哥”。一旦谈崩,反而可能给自民党留下翻盘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时间紧迫。日本临时国会马上就要召开,首相指名选举迫在眉睫,各方必须在这之前敲定人选。如果拖下去,形势就不一定站在他们这边了。
而此刻的公明党,态度也挺暧昧。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在首轮投票中不会支持高市早苗,但要不要倒向在野党,还在观望。
作为一个长期“中间派”的政党,他们更倾向于稳定与现实,谁能保证政局不乱,他们可能就靠向谁。这也是日本政坛的老套路,话不说死,牌不先出,全看最后谁给得多、谁站得稳。
日本参议院 资料图
石破茂的难言之隐
就在政坛焦头烂额的时候,石破茂突然发了一份6000字的“战后80周年”见解,这位即将卸任的首相,终于说了几句自己的“心里话”。

石破茂从战前宪法、政府、议会、媒体等五个方面剖析日本为何走向战争,强调政治不能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不能为迎合民意牺牲国家理性。
话说得有深度,也有分寸,看似温和,实则直指当下的政治氛围。
这份内容丰富的见解,一听就不是仓促而就,那先前为什么不以“首相谈话”的名义发布?答案很简单,因为党内不同意。尤其是自民党里的保守派,对这份“反思性太强”的文件极为不满。
石破茂原本想通过内阁决议正式发布,但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搞了个“个人版”。
石破茂这些年在自民党里一直是“非主流”,尽管有能力、有声望,但因为不愿随大流、说真话太多,始终难以站稳根基。
石破茂这些年在自民党里一直是“非主流”
这次的“战后见解”,更像是他在告别政坛前,最后一次试图拉回理性与责任的底线。
外界反应也很复杂,有学者认为,他的反思太局限,没能跳出日本国内的框架,缺乏对亚洲邻国的视角,但也有人指出,哪怕只是站在国内政治的角度,这番话在当前氛围下已经难得。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日本政坛的右倾化趋势,已经让“反思”变成一种奢侈。
石破茂和特朗普 资料图
“中间温和”的声音越来越被边缘化,而高市早苗这种更符合保守派胃口的人,却在党内顺风顺水。石破茂的“人麻”,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整个政治生态的缩影。
临时国会将在10月21日召开,届时首相指名选举将正式展开。高市早苗是否能顶住党内外的压力,公明党到底会站在哪边,在野党能否整合出一个有号召力的候选人,一切都悬在空中。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谁最后走上首相宝座,面对的都不只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整套亟待修复的政治机制。
石破茂和高市早苗
在这个权力和责任错位的时代,石破茂的“退场”或许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相关参考资料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