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徐老发犯罪集团手段残忍 回流人员讲述令人毛骨悚然

四次前出赴缅北取证,警方发现,家族微型化、更善于“模块化”发展的新兴势力,其犯罪行为虽然更隐蔽、成本更低,但暴力性却一点也不亚于“四大家族”。
央视报道截图
在专案组对徐老发集团犯罪证据的勘验过程中,一间小黑屋墙壁上的血手印,是受害者用身体留下的最直接的控诉。
一间小黑屋墙壁上的血手印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民警 唐爱雄:将血手印进行DNA比对后,找到了当时的受害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电诈业绩不好被殴打,在不见天日的小黑屋中感觉到人生无望了。他的原话是说,我觉得我可能要死在这里了。
遍布于墙壁四周的各种血迹和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些遍布于墙壁四周的各种血迹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专案组成员第一次感到了“非法拘禁”不再只是法条里的一个罪名,而是无数个绝望瞬间的凝结,是一个个被剥夺尊严、在恐惧和黑暗中挣扎的鲜活生命。
小黑屋的墙上画了很多正字,画一笔就代表关了一天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大数据侦查支队副支队长 康健:小黑屋的墙上画了很多正字,画一笔就代表关了一天,画了一排一排的,还有一些是写的12345,我看到有一面墙上他已经写到了31了,又开始起新的一个月了。
因为业务不熟练,有人被用竹片挑断了手筋

虐待、殴打、吸毒、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等,在徐老发的电诈园区也一样不落。因为业务不熟练,卿某某被用竹片挑断了手筋;因为不服从管理,邱某某的手指就被硬生生剁掉。
邱某某的手指就被硬生生剁掉
回流人员 邱某某:手指还剩一半,感染了化脓。骨头被腐蚀后,我自己把手指掰断了。掰断之后,过了四个多月就成这样子了。砍下来的手指被放到罐子里拿来泡酒,他把公司里的人都叫出来看,说杀鸡儆猴。
延伸阅读
缅北徐老发集团罪行:豢养400余兵力 杀害不服管理者
今天,公安部通报侦破缅北果敢徐发启(徐老发)犯罪集团专案。9月17日至19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徐发启(徐老发)犯罪集团案件。
2024年1月30日,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徐发启等人被中国警方从缅甸押解回国,徐发启的落网归案标志着这个盘踞在缅北果敢地区的新兴地方武装势力被彻底铲除。
徐发启,又名徐老发,男,54岁,缅甸人,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西山区楂子树乡乡长、果敢“新平街民兵队”总指挥,担任诈骗集团“盛源集团”董事长,大肆对我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202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犯罪专项工作。同年9月,公安部部署重庆市公安局对徐老发犯罪集团开展专案侦查。随后,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专案组先后赴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地开展国际执法合作,该犯罪集团多名“金主”骨干相继落网。
经侦查查明,2019年左右,徐老发勾结“金主”,以“盛源集团”名义在果敢开发、经营诈骗园区,利用其拥有的武装力量为“盛源集团”各诈骗园区提供武装庇护并谋取暴利。

“盛源集团”利用徐老发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张,逐步形成“集团—园区—公司—小组”组织严密、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14个规模化诈骗园区。
因原有武装力量不能满足武装护诈需要,徐老发于2021年组建“新平街民兵队”,形成“大队—中队—班组”层级明确的武装势力,豢养400余名兵力对诈骗园区实行武装暴力管控。
包包寨小黑屋门
包包寨小黑屋内墙壁
在徐老发的庇护纵容下,园区管理人员采取虐待、殴打和“黄赌毒”等手段威逼利诱底层电诈人员,甚至杀害不服从管理、不能完成诈骗业绩人员。
天子酒店吸毒工具
通过收取场地租金、人头费、安保费等形式,徐老发攫取巨额非法利益,壮大武装力量,与诈骗团伙紧密勾连、相互依存,形成“以诈养兵、以兵护诈”的犯罪模式,发展成为缅北果敢地区新兴地方武装势力的典型代表。
经查,徐老发犯罪集团组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案件3400余起,涉案金额达11余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深入研判,专案组还发现徐老发涉嫌走私贩卖毒品等犯罪。
2024年8月,重庆市公安局将首犯徐老发及其骨干成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