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5句话讲清楚!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极目新闻记者 郭迩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2021年9月,杨振宁出席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图源:清华大学官网

杨振宁生前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洛克菲勒大学董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除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晨曦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12岁就立志要拿诺贝尔奖,35岁圆梦

2022年,合肥一中120周年校庆杨振宁录视频祝福 图源:合肥一中官方微信号

据《光明日报》报道,杨振宁于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因父亲杨武之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于1929年便随父母北上,搬进清华园。1933年到1937年,杨振宁在当时的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是在图书馆看到Jeans的《神秘的宇宙》中译本。书中,Jeans将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和1925年的量子力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杨振宁由此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仅12岁时,他就立志要拿诺贝尔奖。

16岁时,还在读高二的杨振宁以同等学力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杨振宁在2万余名考生中名列第二,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得益于时任校长梅贻琦“通识为本、兼识为末”的办学方针,学生可以自由跨学科、跨专业、转专业,杨振宁转到了物理系。

22岁,杨振宁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于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杨振宁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在美国结婚。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也称作“杨振宁—米尔斯场理论”。此后,规范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成为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实验报告论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宇称不守恒正式被物理学界承认。这一年,杨振宁才3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曾评价道:杨先生对物理的贡献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他提出的杨振宁—米尔斯场理论,开辟了物理研究新境界,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后高能物理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包括特霍夫特、温伯格、维尔切克等在内的三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工作;他奠基的、后来被称为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的工作,涉及了非线性可积物理模型的严格解,引起了数学物理研究的广大新领域,引发了德林菲尔德获菲尔兹奖的工作;他与李政道先生合作的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认为,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杨振宁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从中国科学界的角度看,杨振宁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82岁给清华本科生上课

杨振宁(资料图)

1971年,是杨振宁人生的另一个转折。

此前,他已经在瑞士等地多次与家人团聚。但因为杨振宁大科学家的身份和中美冷战等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未能踏上祖国的土地。

上个世纪70年代,情势有了变化。

1971年7月的夏天,杨振宁从纽约到巴黎,一路经辗转雅典、开罗等地,最终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

这次回国,杨振宁除了看望父母,还访问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在北京见到了自己儿时的好友邓稼先、西南联大的同窗黄昆,拜访了老师吴有训、周培源、王竹溪、张文裕,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参观了北京大学、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等,还向周恩来总理详细介绍了美国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从1971年开始,杨振宁每年都会回国一次,中国人民站起来后的独立自主的形象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让他心潮澎湃。

1997年,75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创办高等研究中心(即现在的高等研究院),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在这里开始了“他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1999年5月,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正式退休,该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

2003年,杨振宁表示,今后他的学术研究活动将以国内为主。同年,杨振宁回到清华园定居,成为清华大学全职教授。

2004年9月,杨振宁来到清华大学第六教室,给清华大学为130名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一新生授课。一个半小时的课,中间没有休息,82岁的杨振宁一气呵成。

称翁帆是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

杨振宁和翁帆

杜致礼去世后,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小自己54岁的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

据《新安晚报》2007年报道,杨振宁于当年11月回到老家合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振宁谈及了自己的妻子翁帆。他说,与翁帆结婚是很偶然的一件事情。在两人2004年底结婚的时候,杨振宁跟自己的弟弟妹妹还有翁帆的父母、姐姐通信的时候,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杨振宁表示,这个不是随便讲的,是他想了再说的。“我想一个年纪大的男人没有太太了普遍是很孤独的,那么我能够找到一个能彼此相爱的配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在我们结婚已经快3年了,一切都很好。”他说。

2021年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虚岁100岁生日。

2022年9月22日,杨振宁正式迎来100周岁生日。据美国中文媒体《世界日报》报道,在杨振宁百岁生日宴上,杨振宁身穿衬衫搭配浅色外套坐在桌前,面带笑容精神奕奕,小他54岁的妻子翁帆陪伴在身边。网上传播的视频也显示,百岁的杨振宁需要拄着拐杖,身体有些佝偻,但精神状态不错。

不过,当年10月15日,《世界日报》报道称,刚办百岁宴的杨振宁不幸摔倒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还坚持用平板电脑办公,妻子翁帆也在一旁悉心照料。

2022年12月,杨振宁的母校合肥一中举办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杨振宁还专门录制了视频祝福母校。视频中,杨振宁说话振振有词,铿锵有力的,丝毫不像是一个100岁老人。

2025年9月,杨振宁刚刚度过自己103岁的生日。

极目新闻综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安晚报》《世界日报》等

(来源:极目新闻)

📸 阿里·修森记者 于学忠 摄
🍡 潮流-如何将龙卷风开襟开叉裙与乳液狂8月18日,特朗普未关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贴耳说悄悄话被曝光后,马克龙在采访中回应。马克龙表示,俄乌达成和平协议对所有人来说都将是好消息。他称,特朗普确实对自己能达成这项协议的能力非常自信。当日特朗普在白宫与欧洲领导人举行多边会谈。特朗普与马克龙在会谈开始前贴耳交流,特朗普称他相信普京“想为我达成协议”。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逝世,刚刚过完103岁生日,他是对中国科学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图片
网禁拗女稀缺1366网络文化中的拗女现文 观察者网 王恺雯中国此前宣布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新规,引发广泛关注和多样解读。中方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与此同时,考虑到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中方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合规申请。
📸 章汉夫记者 马继 摄
¡ 哪种类型的A片更让女性青睐名医在线“辣眼睛,直冲天灵盖!”河南许昌的黄女士住在3楼,据她称,2楼邻居到4楼房间养兔子和大鹅,不仅扰民,而且粪水流进了她家,让她“有家不能回,有房子不能住,还得掏钱在外边租房子”。图为媒体报道截图据黄女士介绍,2楼住着老两口,4楼的房间是空着的,暂时没有住人。记者跟随黄女士到2楼了解情况,老两口竟也气愤不已,称黄女士家漏水在先,漏的水把他们家的门都腐蚀坏了,跟黄女士沟通过,但一直没能得到妥善处理,“被逼得去4楼喂兔子”。
◥◤苹果◥◤~⊙ō⊙~WeSt囧K┣┫糖の果Iしovのyou 黑人公交车上多人高CH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公共场所文 观察者网 霍东阳 编辑 张广凯罗永浩与贾国龙“杠起来”了。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罗永浩发微博称西贝全是预制菜太恶心
向日葵视频成人app安卓下载-向日葵视频成人app最新版下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8月28日),外交部发布视频《脊梁The Backbone》。中国人凭什么胜利?是以身许国的赤胆,是宁死不屈的气节,是百折不挠的信念。而最根本的答案,大道至简,那就是邪恶压不倒正义,黑暗遮不住光明,反动阻不断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