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国跟随美国遏华,法国第一个“叛变”,王毅外长送给欧盟两句话

中国稀土新规一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神经瞬间绷紧。美国率先跳脚,西方沉默五天后也行动了,欧盟拉着G7组建了31国联盟说要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回应”,结果这话只有英国听进去了,在24小时内急匆匆制裁了11家中企。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来了:这边英国得意洋洋地宣布对华制裁时,那边G7的法国和加拿大直接派高官访华。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外事顾问博纳前脚刚跟王毅外长谈完战略合作,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后脚就带着农业代表团来谈生意。那问题就来了:英国为何甘当炮灰?中美贸易战会走向全面对抗还是暂时休兵?
英国政府以“涉俄因素”为由制裁11家中企时,或许期待着一呼百应的场面。但现实是,G7盟友中除了美国口头“支持”,无一国同步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前一天欧盟还吹嘘自己是全球最大贸易集团,该展现出“真正的实力”了,还表示已经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通了气,计划尽快开G7视频会议,一副要和美国“并肩作战”的架势。
欧盟拉着G7组建了31国联盟说要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回应”
美财长贝森特更是放话说美国将与全球“民主国家”合作,因为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供应链和生产流程“鞭长莫及”。贝森特还野心勃勃,想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的机会,在G7外拉更多支持。
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答案显而易见,其他人都是在打嘴仗只有英国把美国的话当“圣旨”了,稀土这么重要的资源,谁愿意真跟中国撕破脸?英国可能以为自己是“英雄”,但在别人眼里,它就是个“小丑”。
现在,他已经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中方在24小时内火速回应,放话坚决回击,怒斥英方行为是“无国际法依据的的单边主义行径”,必须立即撤销对有关中国实体的制裁。
如果中方反制,像阿斯利康、汇丰这样的英国巨头肯定首当其冲,蒙受损失。英国经济本来就不景气,再这么折腾,可能真落得“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当英国在制裁中国企业时,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外事顾问博纳正在北京与王毅外长举行中法战略对话。这场对话释放的信号,足以让欧洲失眠。
王毅会见国外官员画面
王毅外长说了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应是合作,正确定位应是伙伴。”
更关键的是那句:“欧方应当战略自主,从自身需要出发发展对华关系。”

很明显,这话不是说给法国听的,是说给整个欧盟听的。
法国人听懂了,所以才第一个"叛变"了31国联盟。博纳当场表态:“法方反对打贸易战,反对阵营对抗,愿同中方密切战略协调。”
法国这次为什么这么清醒?
因为法国正在搞能源转型,需要中国的稀土和技术。法国计划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33%,这需要大量永磁电机、电磁材料,全都离不开稀土。全球稀土精炼产能90%在中国,除非法国想在新能源赛道上“裸奔”,否则只能跟中国合作。
更现实的是,法国想当中国稀土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如果能把稀土加工和分销中心设在法国,不仅能保障自身供应链,还能在欧盟内部提升话语权。这笔账,马克龙算得比谁都明白。
王毅外长提出的“战略自主”是何意呢?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别跟着美国瞎折腾,欧盟得为自己利益着想。
稀土牵扯全世界的神经
除了法国,加拿大外长阿南德也开启了任内首次访华。随访的是农业代表团,这明摆着要来谈生意。
要知道,加拿大此前因为跟着美国混,农业和能源出口遭受重创。油菜籽、大豆、猪肉对华出口暴跌,农民叫苦连天。这次阿南德带来的农业代表团,目标明确:重启对华禽肉、谷物出口。
阿南德说了句大实话:“加拿大保持与中国的关系,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自主选择。”翻译一下:我们不是美国的跟班,不选边站队,我们要自己当家做主,中美我都要交朋友。
加拿大为什么突然“开窍”了?
因为吃够了苦头。特朗普的贸易战让加拿大明白:美国优先是真的优先,但优先的是美国自己,不是盟友。当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时,加拿大农业成了最大受害者之一。加拿大再傻也看明白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如自己开拓市场更实在。
所以这次访华,加拿大带着明确的“止损”任务。如果能重新打开中国市场,不仅能缓解国内经济压力,还能在北美贸易圈中增加谈判筹码。这一步棋,走得比英国高明太多。
特朗普与欧盟国家元首会晤画面

从31国的抱团下场放狠话,到美国最近的一系列手段,再到法国等西方国家接连访华都是冲着中国稀土新规来的。
中国稀土新规的核心是什么?是加强对稀土开采、冶炼、出口的全链条管理。这不是禁运,而是规范化。但就是这个规范化,让西方国家慌了。
为什么?除了中国稀土美西方找不到其他的替代品。这就是我们的底气所在:我有你不具备的,你需要我拥有的。这不是威胁,这是现实。
特朗普政府对稀土新规“感到震惊”,指责中国“变得非常敌对”。但说实话,这不是中国先出手的,是美国先在9月底扩大对中企的出口管制,把数千家企业列入“实体制裁清单”。
中国的稀土新规,更像是一种防御性反击:你要卡我脖子,我就捏你命脉。
高盛经济学家迪安竹对中美接下来的关税战走向预测很到位:最可能的结果是中美延长关税休战协议,甚至无限期冻结升级。因为三位数关税的代价,谁都受不了。
停靠的货轮
这场闹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单边主义时代结束了。美国想用“民主联盟”围堵中国?看看G7的分裂就知道,这套行不通了。
第二,经济利益永远胜过意识形态。法国要稀土,加拿大要农产品出口,德国要汽车市场,当饭碗和选票摆在面前,什么价值观都是虚的。
第三,中国的外交策略正在成熟。不硬碰硬,而是用市场优势分化对手。你制裁我企业,我欢迎你盟友来谈合作。这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玩得炉火纯青。
最后说个预测: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最终会以谈判收场。美国会在APEC峰会前放出和解信号,中国会适当调整稀土出口管理,31国的“联合行动”将雷声大雨点小。至于英国?可能要独自品尝强出头的苦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