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再涨订单没了!男子4.5万买黄金遭平台“反悔”|云投诉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罗田怡 实习生 龚善美
近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频登热搜,就在不少人晒出“赚钱经历”时,在深圳工作的郑先生却因一单被电商平台突然取消的黄金交易,反而损失了1000多元。
10月10日,郑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入50克黄金,单价约900元/克,总价4.5万元。11日,订单显示商品已进入派送阶段,却被平台锁定拦截,最终单方面被取消。“看到订单突然没了,我整个人都懵了。”10月16日晚,郑先生向记者讲起此事时仍感无奈。
对此,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先生下单付款后,已经与商家形成了有效的买卖合同,平台单方面取消将构成违约,应赔偿消费者全部损失。
网购金条遭平台取单
同一用户不同账号遭区别对待
郑先生表示,他第一时间联系商家,对方表示无权取消订单,建议他联系平台客服。平台方回应称,系统会综合评估下单行为、收货信息及账户历史购物记录等,若购买数量“超出正常生活消费需求”,可能影响普通用户利益,订单即可能被拦截或取消。
订单在派送环节被平台锁定拦截

郑先生与平台的沟通内容
更让郑先生难以接受的是,由于下单后看到金价涨了,他已以904.91元/克的价格找好买家。由于订单被取消无法交货,他只能重新购入50克黄金来履行交易。而此时黄金的价格已经涨至941元/克。这一进一出,差价约每克36元,50克合计损失超过1800元。
郑先生还发现,平台不仅取消了订单,还删除了购买记录。“幸亏我提前截了图。”他提出三项诉求:赔偿2000元、说明拦截理由、解释删除订单的原因。然而,经过几天沟通,平台仅同意赔偿200元,未就取消及删除原因作出解释。
目前该订单信息已经被平台删除
更令人不解的是,郑先生使用他本人的另一实名账号在同一平台成功购得金条,这让他对平台所谓的“系统判定”标准提出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用不同账号就有不同待遇?这个所谓的系统判定标准到底是什么?”郑先生质问道。
针对赵先生出现的情况,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平台客服。客服表示:“我们这边是不会私自取消客户订单的。”当记者询问订单在派送中被平台截回的情况时,客服回应称“他可能是因为支付异常”。记者进一步询问购买多少克以下比较安全时,客服表示可以继续购买,如果遇见相似情况可以联系客服处理。
律师:平台取消订单构成违约
应赔偿消费者全部损失

针对此事,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郑先生下单付款后,已经与商家形成了有效的买卖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店家在网上发布商品信息,买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郑先生在电商平台下单并完成付款,其行为符合买卖合同的构成要件,双方达成了关于黄金买卖的合意,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赵良善解释道。
赵良善强调,电商平台单方面取消订单的行为构成违约。“平台在郑先生订单已进入派送阶段时将其锁定拦截并取消,且未提供合理的取消依据,违反了合同约定和诚实信用原则。平台声称系统会综合评估下单行为等因素,但郑先生使用本人另一实名账号在同一平台成功购得金条,这表明平台的判定标准不明确且不合理。”
关于赔偿问题,赵良善指出,郑先生因金价上涨造成的1800多元损失属于可索赔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郑先生的损失是由于平台单方面取消订单导致其无法按原计划履行与下家的交易,该损失与平台的违约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平台赔偿200元明显不合理。”赵良善表示,法律上赔偿金额应按照郑先生的实际损失计算,即因平台取消订单而导致的重新购买金条的差价损失约为每克36元,50克合计1800元左右,同时还应包括郑先生为履行与下家的交易而可能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
赵良善建议,针对郑先生的此次遭遇,郑先生可以尝试再次与平台进行沟通,要求平台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并说明取消及删除订单的原因。如果与平台协商不成,郑先生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协介入调解,维护其合法权益。与此同时,郑先生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