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服务区现“野人孩子”?当地回应:父母高学历,不愿沟通

近日,在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有网友拍到一个全身赤裸的孩子,该网友发文称,“孩子类犬,吃饭,爬行……”,像个“野人孩子”。现场视频显示,一个全身赤裸、瘦弱黝黑的孩子蹲伏在台阶上啃咬食物,旁边还有一位抱着另一个孩子的大人似正在与他说话。另一份视频中,这个孩子用四肢在地上爬行奔跑。
据了解,孩子及父母来自云南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此次一家人开房车途经上述高速收费站。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南涧县政府第一时间尝试联系这个孩子的父母,但他们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10月16日晚上,当地网信办终于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并告诉对方这件事在网络上已经发酵,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他表示,这位爸爸回复“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他人无权干涉”,随后挂断电话并关机。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称,目前,当地宣传、公安、民政、妇联等多部门,以及社工仍然在联合研究解决方案,公安部门也在联动四川警方“先把这个人找到”。针对网友普遍关心的孩子身心健康等问题,当地后续会采取相关措施。
10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多次拨打孩子父亲和奶奶电话,无人接听。
图/网络截图
家长不愿沟通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涉事家庭为一家四口,包括父亲、母亲和两个男孩,大孩子年龄约3岁,小的约1岁。视频中用四肢在地上爬行奔跑的孩子,即为大孩子。
据当地政府了解,孩子的父亲是南涧县本地人,今年30多岁。母亲户籍在北京,40岁左右。他们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有大学学历,母亲有研究生学历。
《中国新闻周刊》从两位自称是男孩父亲的同学、老乡处了解到,男孩父亲是在武汉读的大学。

该新闻办主任介绍,去年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前,这对父母带着大孩子回到南涧县和男方父母一起生活。也是从那时起,当地发现了这个家庭的异常。该新闻办主任称,孩子的母亲在村里衣着暴露,不完整穿衣服,被村干部了解后劝说她穿上衣服。
父母也不给孩子穿衣服。该新闻办主任介绍,当地派出所、民政局、妇联等部门去家里劝导过,让父母帮孩子把衣服穿上,但这对父母的说法是,孩子小时候经常长湿疹,穿上衣服后摩擦会疼痒,所以孩子不太喜欢穿衣服。“他们家人拒不配合,他们的说法是,这是他们的自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外人没有权利干涉。” 该新闻办主任说。
南涧县妇女联合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6月,妇联曾对这个家庭入户走访,“当时是接到村里排查反映,说这对夫妻可能存在矛盾”。但是经过走访,妇联的结论是,“走访发现两人感情较好,夫妻关系和睦,不存在家庭暴力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有留意到孩子的状况。“这个孩子可以正常走路,也能和当地人进行沟通。”这位工作人员说,“孩子有时穿衣服,有时不穿。”据其了解,这可能跟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孩子身上湿疹比较严重,父母给他穿上衣服后,他有时会自己脱掉”。
据了解,两个孩子至今未落户。上述新闻办主任介绍,当地派出所民警让这对父母尽快为孩子办理落户,父母的回答是,他们在落户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还在考虑。“据了解,第二个孩子没有去医院生产,是在家里出生的”,大孩子是从外地带回来的,也因此,当地难以核实两个孩子的准确年龄。
该新闻办主任称,目前经当地政府了解下来,这对父母暂时不存在虐待儿童的行为。他表示,相关部门去家访时,试图目测孩子的健康状况,“观察下来孩子的身体外观是比较健康的”。州民政部门派专业社工去这户人家进行现场评估,社工的评估意见也是,父母不存在在身体上虐待儿童的行为。不过,因为孩子父母十分抗拒,也就没有继续让医护人员进一步评估。他表示,孩子能和人交流,但是不喜欢交流。
该新闻办主任介绍,这个家庭在村里住的是农村自建房。“经工作人员实地查看,属于安全住房。”他补充,“但是他们自己喜欢住在房车上,”政府相关部门也调查了,“确认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困难。”
建议当地展开进一步调查
“现在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这家人拒不配合沟通。”这位新闻办主任说,从网传视频可以看到,当地群众要给孩子吃的,父母都非常反对。当地政府部门去他们家做工作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抗拒沟通的态度,“他们非常不赞同我们大众认知里的育儿观念”。
对于这对父母的育儿理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对父母可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他认为,教育理念应考虑一个前提:在当今人类文明已经飞速进步的情况下,应该考虑人的社会性。
薛理是一位负责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事实层面的信息较为模糊,只能大致了解为什么孩子是这样的状态,但是评估不了他的具体身体状况、语言能力等,比如长期在地上爬行是否影响了脊柱发育,体重是否偏瘦。仅根据孩子裸露状态、在外爬行等行为,她认为,“现在只能对父母做价值判断”。
薛理称,目前孩子非常年幼,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妇联等部门如果发现父母存在不当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行为,可以进行批评教育、劝诫制止,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但这些措施相对柔性。
她认为,这个事件当下首先需要查明父母对孩子具体实施了哪些行为,并判断这些行为是否能被认定为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侵害,“先有事实的认定才有法律的认定”。
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肖峰也认为,当下,当地政府需要尽快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做更详细的调查,这个调查不能仅由政府部门人员来进行,还需要有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
(文中薛理为化名)
记者:吕雅萱
实习生:倪纷纷 方思文
编辑: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