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认错了?
以田崎史郎为代表的日本众多政治评论家错了,寄望小泉进次郎稳健财政政策提前买入股票的金融资本错了,做了大量显示小泉领先的民意调查的日本媒体也错了。183:164!在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原本不被看好的高市早苗击败小泉进次郎,当选为自民党创党以来的第一位女性总裁。
10日,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该党总部与公明党党首斋藤铁夫会谈后,向记者团讲话
不过,就在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新任总裁的当天,执政集团内部的裂痕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不到一周后的10月10日,高市早苗不正面回应友党诉求、一味回避质疑的策略,最终造成了有着26年历史的自公联盟在10月10日宣告破裂。亲手把公明党推到对立面后,高市早苗角逐首相的形势随之急转直下。高市早苗要想成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自民党必须付出极高代价拉拢拥有坐地起价资本的几个右翼政党。
10月14日,自民党召开两院议员恳谈会,高市早苗向该党议员说明了公明党脱离执政联盟的经过,称“对此承担责任,向大家表示歉意”。当天晚些时候,高市早苗在一场演讲中又称“绝对要当上首相”,并表示当选后将强化日本经济。
10月10日,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右)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日本国会举行会谈。当日,自公联盟宣告破裂 图/视觉中国
选情突变
就在一年前,高市早苗还在总裁选举中展现出极强竞争力,将小泉挤到第二轮投票之外,怎么到了今年,面对同样的对手,她却成了需要奋起直追的黑马?
原因就在于2024年的众议院选举。当时岸田文雄之所以提前辞去首相职位,就是因为日本国内弥漫着惩罚闹出黑金丑闻的自民党的情绪。黑金丑闻的核心人物其实是已遇刺身故的安倍晋三。高市早苗虽然不是安倍派成员,但在政治上却多受惠于安倍。
两次总裁选举中,高市早苗一直打着继承安倍政治的旗号。安倍派成员自然是高市早苗的铁杆拥趸。可是经历过两次以惩罚涉及黑金政治议员为主轴的逆风选举,自民党在众参两院的议席都有所减少,安倍派议员更是落选大户。这种情况下,高市早苗的铁票与去年相比必然有所减少。高市早苗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了64张议员票,低于去年的72张,体现的便是这种选情变化。
根据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制度,第一轮中每张国会议员票记1分,295张国会议员票合计295分,而事先收集的全国党员票同样合计295分,即议员票和党员票比重为1:1。如果没有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半数以上分数从而进入第二轮投票,基层民意的选择只能靠在选举现场的地方党代表代投,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共计47分,议员票的计分却维持不变,议员票和党员票比重变为295:47。这种情况下,显然“得议员票者得自民党总裁”。对于被预计会在议员票部分领先的小泉进次郎来说,这样的选举制度无疑更为有利。

不少媒体形容这一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为“2024年总裁选举的败者复活赛”。五名候选人全部参加过上次选举,且都跻身首轮前七。不过,这种看法忽略了自民党的政治底色和运作机制。
从政治上的“左中右”论,以“中道保守”为主流的自民党大概可以说是“中右”标杆。去年总裁选举第二轮中,石破茂和高市早苗的对决,如同中道自由派和右翼保守派的对决。双方背后则是三位前首相,即中道自由派的岸田文雄、中右稳健派的菅义伟,以及右翼保守派的麻生太郎。虽然石破茂在自民党内显得有些左倾,但从日本政坛整体光谱看仍不失自民党的底色,再加上岸田文雄和菅义伟的加持与牵制,石破茂还是比高市早苗更能代表传统自民党。这也是石破茂最后获胜的原因。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10月14日在自民党两院议员恳谈会上发言 图自日媒
而今年,不仅小泉进次郎是比石破茂更为接近“中右”的人选,新祭出严管外国人旗号的高市早苗更趋近“极右”。在这场“中右”对“极右”的对抗中,小泉进次郎本应获得相较于去年的石破茂更大的优势,毕竟“中右”的小泉进次郎更容易左右逢源,吸收在第一轮落选的其他候选人的议员票。但结果却是得到菅义伟支持的小泉进次郎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了最多的80张议员票,而出身旧岸田派的林芳正虽然没有进入第二轮,但获得的72张议员票也超过了高市早苗。
按照“岸田文雄+菅义伟vs麻生太郎”的模型,小泉进次郎只要全盘接收林芳正的议员票,他能拿到的152票就超过了295票的半数。哪怕以小林鹰之为首的少壮派议员全部投给高市早苗,“中右”的茂木敏充第一轮的议员票也有一部分是可以争取的。如果选情照着这个态势发展,小泉进次郎基本立于不败之地。
变数恰恰出现在了议员票上。第二轮议员票部分小泉连152票的基本盘都没有守住,只拿下145票,反而是高市早苗一举拿下149票逆袭成功。选举结果出炉后,不仅85岁的麻生太郎被委以自民党副总裁的重任,他的小舅子铃木俊一也接任了自民党内重要性仅次于总裁的干事长。一直视自己为“造王者”的麻生太郎固然对高市早苗的胜选有功,但只有43名议员的麻生派加上50名的旧安倍派议员仍不足以捧出高市总裁。
高市早苗此次胜选背后,真正的推手是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国总统后急剧变化的日本民意。2024年的众议院选举中,丢了56席的自民党自然是最大输家,赢家则是增加了50席的中道政党立宪民主党。到了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立宪民主党的席位维持不增不减,最大赢家已经是效仿特朗普提出了“日本人第一”的极右民粹政党参政党。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对日本的打压不仅没有引发日本民粹派的对立,反而启发他们在日本掀起了民粹主义浪潮。
自知在总裁选举中居于劣势的高市早苗关注到了这一趋势,进而把迎合民粹视为逆转的关键。遭恶意剪辑的外国人虐鹿视频风波不仅出现在高市早苗的竞选演说中,甚至还是高市早苗堂而皇之提出要严管在日外国人的理由。极右翼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获胜以及网络世界里民粹主义者对高市早苗的热捧,使得原本犹豫不决的议员陷入恐慌,担心把票投给对手会遭到民粹攻击,最终做出了“违心的选择”。
“当家闹事”
自民党虽然丧失了对众参两院的控制权,但依靠和公明党长达26年的合作仍然保住了执政党的地位。对于执政党来说,“当家不闹事”是执政的基本原则。可惜上述原则对于需要奇迹的高市早苗来说是无效的。她采取的是毫不顾忌后果的激进打法,提出自相矛盾的政策吸引眼球。高市早苗一方面要扩大军费支出满足民族主义者的强军梦想,一方面又要降低税收讨好民众。为使自身严管外国人的主张合理化,她甚至不惜煽动对外国人的仇恨。

深谙日本政坛运作原理的学者和政治评论家之所以大跌眼镜,是因为按常理,为了国家稳定,自民党需要在国会尤其是众议院与在野党实现合作。即便阅历尚浅的小泉进次郎并非首相的最合适人选,但他仍然比高市早苗更适合团结其他党派,如果上台很可能还会维持自民党内幕后大佬共治的局面。一定意义上,这次预测的集体失败,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自民党以“集体自杀”的方式完成了换届。
高市早苗当选新任总裁的当天,执政集团内部的巨大裂痕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围绕高市早苗在竞选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右倾政策,作为自民党长期执政伙伴的公明党提出三点疑问,要求高市早苗尽快予以回答:其一,能否禁绝金钱对政治干预;其二,是否可以保证就任首相后不参拜靖国神社;其三,能否保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这三点疑问直指高市早苗的招牌政策,而高市早苗采取的不正面回应友党诉求、一味回避质疑的做法,最终导致执政联盟的破裂。
其实,自民党党内并不缺少清醒的政治家。就在高市早苗自毁执政联盟的同一天,日本历任首相里少有的“学问人”石破茂发表了关于战后80周年的首相见解,颇有深意地指出正是被政府放任的狭隘民族主义将日本推向了那场必败的战争。
包括宣扬对外国人仇恨在内的一系列极右政策,已经摧毁了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如果日本政坛继续过度迎合狭隘民族主义,谁能保证石破茂的见解不会变为预言呢?
(作者系四川大学世界史系副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理事,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日韩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发于2025.10.20总第120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高市早苗的“开门黑”
作者:李若愚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