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9分钟解读!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从布什政府到现在的特朗普政府,明明中美贸易额在日益增加,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另一边显而易见的是,美国对华敌意越来越大。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用了一句话,揭示了本质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

华盛顿现在之所以“憎恨”中国,并不是中国哪里不好或者做错了什么,恰恰是因为中国太成功了。

中国造让美国急得直跺脚

2025年10月,特朗普政府又一次对中国商品加税,这次直接加到100%,这已经是他当总统以来第三次玩这招了。

可结果呢?美国自己人先扛不住了——美国消费者抢中国电动车的劲头一点没减,因为美国本土车企根本造不出性价比这么高的车;苹果公司一算,就手机零件的成本,一下子涨了23%,新手机都没法按时发布;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还停了三天,因为美国的供应商扛不住关税的压力。

更惨的是美国农民,中国本来买美国大豆挺多的,现在转头去买巴西的,2025年美国卖给中国的大豆少了一半还多,伊利诺伊州的农民只能看着大豆在仓库里发霉。

为啥会这样?其实萨克斯早说过,中国有三个优势美国比不了。

首先是中国对美国市场没那么依赖,出口也就占中国GDP的17%,就算美国加税,中国还有其他市场能走;

其次是中国的工业体系太全了——按联合国的分类标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把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覆盖的国家,小到手机芯片,大到高铁车厢,自己都能造。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把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覆盖的国家

2024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30%以上,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都多;

最后是美国反过来依赖中国的商品和原料,就说稀土吧,美国80%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而且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加工技术都在中国人手里。

后来中国说要对14纳米以下芯片用的稀土限制出口,美国半导体企业一下子就慌了,因为没了这东西,他们的芯片根本造不出来。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之前2025年4月,特朗普还试过把中国商品关税加到145%,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撑不住了,主动找中国说“咱们回到谈判桌上来”。

这事儿也印证了萨克斯的判断:关税战根本打不赢中国,因为中国的底子太厚了。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中国科技赶上来,美国慌了神

不光是制造业,中国在科技上的进步也让美国没法淡定。深圳华为总部里,有块大屏幕,上面随时能看到全球5G基站建得怎么样了。到2025年的时候,华为已经在全世界建了120万个5G基站,占全球总量的38%,而美国四大运营商加起来还不到10万个。

特朗普一看急了,下了命令不让美国企业用华为的设备,还逼着欧洲国家也这么干。但德国电信算了笔账,要是换成诺基亚的设备,5G建设成本得涨40%,工期还得拖两年,根本不划算,所以最后也没真听话。

还有华为的鸿蒙系统,2024年装的设备已经超过8亿台,手机、汽车、智能家居都能用,这直接威胁到谷歌安卓的垄断地位;大疆的无人机更不用说,全球民用市场里70%都是它的,连美国军方的“死神”无人机,都有13%的零件是从大疆来的。

中国在前沿科技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2025年中国研发经费占GDP的2.8%,超过了欧盟的总和,虽然美国是3.4%,但两者的差距一直在缩小。

美国一看拦不住,就想从其他地方卡脖子。2025年10月,特朗普威胁说要对波音飞机的零部件限制出口,想报复中国的稀土政策。

图为国产C919客机

可没想到这反而让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替代速度变快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已经订了365架C919,预计2027年就能开始商业飞行。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后来发文感叹:“美国忙着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已经在重新搭建全球科技产业链了。”

中国全球做事,戳到美国霸权的痛处

图为莫迪和特朗普

这些年中国在全球搞的事,也让美国觉得自己的霸权地位不稳了。

比如马来西亚的关丹港,现在正卸着中国帮忙建港口的设备,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建好后马来西亚就能成东南亚的物流中心。

到2025年,中国已经跟152个国家签了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总共投了超过3800亿美元,像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这些大项目都建好了,实实在在帮这些国家改善了交通和物流。

2024年的时候,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到了2.3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2%;直接投资也有510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22.9%。

反观美国搞的“印太经济框架”,14个成员国在关税减让、供应链整合这些核心问题上吵来吵去,进展特别慢。

更让美国不安的是,中国还在推动“去美元化”——跟沙特签了35项合作协议,涵盖石油、核能、5G;跟巴西搞了本币互换,规模1500亿美元,以后两国做生意不用再通过美元结算。

2025年的时候,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里占的份额到了8.5%,超过日元,成了第三大交易货币,这直接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图为莫迪 资料图

美国一看这情况,就想拉着印度制衡中国,承诺给印度F-35战机的技术,还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

但萨克斯跟印度说的时候很直接:“美国现在拉着你,是因为你还没本事威胁到它;要是哪天印度也像中国这样建起完整的产业体系,美国照样会堵你。”

这话一点没说错,印度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法跟中国比——制造业占GDP还不到15%,比中国低了一大截;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有1.4万亿美元,连修一条高铁都得跟日本借500亿美元;物流成本占GDP的13%,是中国的两倍;土地征收的法案十年都没通过,外资想建厂都没地方。

莫迪政府一直说要搞“印度制造”,想替代中国当世界工厂,但实际情况不太行。

2025年印度制造业增长率才4.2%,比中国的6.8%差远了;电力供应也不稳定,工厂一年平均要停45天;劳工法也死规定多,企业想解雇员工还得政府批。

而且中印现在贸易额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印度的药品原料、电子零件很多都从中国买,要是跟着美国跟中国脱钩,自己的制药、汽车产业肯定受影响。

2025年中国企业还在印度新能源领域投了80亿美元,这些投资对印度来说也很重要。

其实现在看得很清楚,特朗普政府忙着加关税、卡科技,但中国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

2025年进博会,128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都来了,特斯拉、高通这些美国企业不光来参展,还签了几十亿美元的订单。这就能看出来,美国想靠霸权维持优势,中国靠实实在在发展赢人心。

对印度来说,真不是想着怎么替代中国,而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物流成本高、政策不落地、基础设施差,这些不解决,想发展起来很难。

萨克斯说的没错,成功没捷径,中国四十年建起来的工业、基建、人才,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复制的。

现在这个时代,对着干只会两败俱伤,一起合作才是正道,这是中国做出来的样子,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理儿。

信息来源:

《美国经济学教授:美政策的随意性与中国系统规划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青年网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中国日报网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人大重阳网

媒体报道截图

📸 钱生禄记者 绍祖 摄
快穿宿主快跑快穿之宿主快跑boss黑化了免费阅读武汉一小区的居民龙女士向我们反映,她们楼栋是属于上下两层500平方的大户型,最近她发现,有邻居在装修时竟然隔出了20多个房间,并且称是自己居住,这让龙女士他们产生了担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龙女士介绍,由于他们楼栋是大户型房型,一般住户装修时每层会隔成5室两厅的房型,但是7楼住户在装修时,却有点不一样。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图片
👃🏿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乱码的解决方法详解-技术分析与预“出来混,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这句网梗照进了现实。一位名为“阮少平”的男子,被曝假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等身份,出席商业、教育、医疗等各领域活动。他的头衔还有: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古法针灸传承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博导,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雷神山、火神山政委,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原副校长等。
📸 何光宗记者 王海 摄
🐁 丰裕纵满杨玉环最新全文免费阅读 | 丰裕纵满杨玉环最新章据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报道,昨日(8月22日)凌晨3点多,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事发时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作业。截至22日18时,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救援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何选择在夜间施工?施工钢索为何骤然断裂?目前救援情况如何?……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几大问题,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糖心logo入口-糖心Logo现已进入新层次! - 尚东游戏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后,多名欧洲领导人于周一组团“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赴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其中包括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吕特、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芬兰总统斯图布等。如此重量级的访美团,足见欧洲政要对加入商讨乌克兰危机解决议程的重视程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称,“人多力量大”似乎是这次集体访问的原因之一,欧盟和乌克兰“在尝试展示统一阵线”。马克龙则表示:“欧洲应坐在谈判桌前。
🛡 探索Minecraft珍妮动画的魅力,下载指南及网站推荐-奉业游...九派新闻消息,近些年,老年旅行团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部分自媒体博主甚至开辟了专门赛道,加入银发队列,体验大巴往返上千公里的“铁腚”旅行团。这些老人,为何选择报团旅行?除了“铁腚”与高精力,他们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隐情?子女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如何度过退休生活?10月中旬,正值重阳节到来之前,九派新闻记者决定参与其中,与这些老年人聊一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