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日本登上航母讲话:如果我们参战,我们就会赢得战争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0月27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半小时内接连坠毁两架军机。
这起被美媒称为“五十亿分之一概率”的事故,让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士气跌落到了冰点。
然而仅仅一天后,特朗普便带着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登上停泊在横须贺基地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发表演讲。
特朗普站在演讲台前,对着台下美军士兵喊出“如果我们参战,我们就会赢得战争”。
这看似激昂的表态背后,是真的在为美军提振士气吗?支撑特朗普如此硬气的底气又是什么?
外媒报道截图
坠机阴影下的“士气秀”
2025年10月28日午后,“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降落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甲板上,特朗普与高市早苗一同走出机舱。
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列队敬礼,航母指挥官快步上前迎接,扩音系统里循环播放着特朗普喜爱的歌曲,刻意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演讲台设在甲板中央,背后悬挂着美日两国国旗,横幅上“以实力求和平”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特朗普在美航母主讲话
这场持续不到一小时的演讲,始终围绕着“美军强大”的核心展开。
特朗普开篇就将自己与拜登政府做切割,“与过去的政府不同,我们不会被政治正确束缚。当事关美国安全时,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参战,就一定会赢得战争。”
他对着台下的士兵反复强调美军装备的优势,称“没有人能像美国这样制造武器,没有敌人敢威胁美国海军”。
甚至用“击垮、击沉、炸成碎片”这样的词汇强化威慑意味。
图为美日军人
演讲中,特朗普没有回避前一天的坠机事故,此前他曾在“空军一号”上猜测事故可能是“油料问题”。
但在航母上他并未深入解释,转而用承诺加薪拉拢人心,“我支持给每一位水手和军人加薪,除非你们不想要,那我们就不给。”
这句话换来了士兵们的欢呼,随后他随着音乐跳起标志性舞蹈,试图用轻松氛围掩盖事故带来的阴霾。
特朗普和高市早苗登上美航母
特朗普特意拉着高市早苗在航母中心位置合影,当场宣布已批准首批F-35导弹交付日本,“本周内就能送达”。
他还直接提及驻日美军费用问题,明确要求日本在即将开始的谈判中承担更多,“必须与美国同步调,不能拖后腿”。
此外,他突然将话题转向航母技术,质问士兵“液压还是电磁更好”。
高市早苗在航母上很兴奋
直言要签行政命令恢复蒸汽弹射器,言语中满是对“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的不满。
从现场布置到演讲内容,这场活动看似是针对坠机事故的应急公关,实则每一句话都带着明确的战略指向。
特朗普精心设计的“士气秀”,绝非简单的安抚军心,而是在为美日同盟加码,向全球释放战略信号。
图为特朗普
演讲的全球威慑
南海坠机事件发生后,“尼米兹”号提前终止最后一次部署返航,美国海军面临“收官不利”的舆论压力,士兵中弥漫着焦虑情绪。
军事专家宋忠平分析,美军航母长期承担全球部署任务,人员厌战情绪明显,此次事故更是让军心雪上加霜。
特朗普选择在航母这个“军事符号”上发表强硬演讲,搭配战机背景和加薪承诺,就是要通过视觉与言语的双重刺激,遏制士气下滑的趋势。
而高市早苗作为新任首相,此次登上美军航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特朗普宣布的导弹交付计划,则让这种姿态落地为实质合作。
据悉,即将交付的AGM-158C反舰导弹射程超900公里,能大幅提升日本的区域作战能力。
特朗普施压军费谈判、高市早苗承诺将防卫费提至GDP的2%,形成了“美国供武、日本出钱”的绑定模式。
这种绑定还延伸到资源领域,美日计划联合澳大利亚建设镓精炼厂,试图摆脱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构建“印太供应链闭环”。
演讲中特朗普明确将委内瑞拉列为潜在战争目标,称“如果要打,一定会赢”,
而美军此前已将“福特”号航母调往加勒比地区,这种“言语+军力”的组合,被解读为对委内瑞拉左翼政府的施压。
对特朗普个人而言,演讲也是一次政治造势。
他在演讲中批评“福特”号的电磁弹射技术,将其归咎于“华盛顿的错误决策”,实则是在凸显自己的“务实作风”,为潜在的政治议程铺垫。
特朗普称热爱日本
而拉着高市早苗出镜、强调“美国优先”,则能迎合国内保守派选民的诉求,强化自身的“强硬领袖”人设。
然而,当演讲的激情褪去,对照现实处境便会发现,特朗普那些斩钉截铁的宣言里,处处透着自相矛盾的痕迹。
这些矛盾不仅暴露了演讲的虚伪性,更揭开了美国军事、战略层面的深层困境。
特朗普与高市早苗合影
宣称与现实的鸿沟
特朗普反复宣称“美军实力无敌”,但现实却是美军正在显露的衰落迹象。
他在演讲中批评“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花费数十亿美元却不可靠”,甚至要恢复蒸汽弹射器。
这一表态本身就戳破了“美国技术领先”的神话,要知道,中国福建舰早已实现电磁弹射器对F-35C同型机的稳定弹射回收。
更严峻的是装备老化问题,“尼米兹”号50年舰龄、2022年曾因储油舱老化漏水,2025财年美军A级飞行事故已达12起,创近年新高。
特朗普一边喊着“赢下所有战争”,一边却回避美军的真实困境,这种矛盾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放话要对委内瑞拉动武,但拉美国家联盟明确反对这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美军在该地区缺乏盟友支持。
而将“福特”号调往加勒比后,亚太地区仅靠“乔治・华盛顿”号支撑,面对复杂局势明显力不从心。
在对日本的态度上,特朗普的矛盾更为突出。
他一边拉拢高市早苗,称其是“懂事贴心的盟友”,一边却不断索取,要求提高驻日军费、强迫日本购买美国大豆和天然气、推动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更关键的是,日本防卫费提至2%需要额外筹措950亿美元,而其国债已达GDP的260%,增税计划遭到民众强烈反对。
特朗普想把日本推到亚太战场前线,却不愿考虑日本的实际承受能力。
这种“绑定”本质上是脆弱的,反而加速了日本的右倾化失控,与他“掌控同盟”的初衷背道而驰。
结语
特朗普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的演讲,看似是一场“以实力求和平”的宣言,实则是一场暴露短板的“危机公关”。
那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早已揭示了真相,那就是美国正在用强硬言辞掩盖军事、经济、战略上的多重困境,试图靠“嘴炮”维系霸权。
但国际格局的演变从不会被言语左右,所谓的“霸权宣言”终究会沦为空谈。
因为真正的和平从不是靠武器和威胁换来的,而是基于平等与尊重的务实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