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8文掌握!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怡彬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利用其优势空中力量,已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和也门发动了空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多次发誓要“改变中东地区的面貌”,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袭击在中东地区掀起了更大的冲击波。

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表联合声明说,以色列9日对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领导人进行了精准打击。

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该国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不仅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还是美军中央司令部的前进司令部所在地。与此同时,卡塔尔长期以来支持美国在中东地点的外交努力,致力于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间接谈判,推动加沙地带停火。

多家媒体指出,卡塔尔遭到以色列空袭,严重冲击了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君主制国家长期以来的国家安全政策。自二战结束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就将美国视为其安全保障的根本。它们不仅是美国武器的最主要的进口国,近年来更是显著扩大了对美国的投资。

《金融时报》分析称,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君主们相信,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说服美国限制以色列的行为。然而,“内塔尼亚胡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以色列觉得它拥有美国的盾牌和保护,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没有任何红线。”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危机组织”智库美国项目主任迈克尔·瓦希德·汉纳说。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爆炸发生后浓烟滚滚。视觉中国 视频截图

最亲密的美国盟友也无法幸免

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成为首位对该国进行正式访问的美国总统。卡塔尔为特朗普铺开了红地毯,承诺向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还向美国政府“赠送”一架豪华波音747飞机,作为空军一号的临时替代品。特朗普称赞了他与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的“美好友谊”。

近日,在卡塔尔调解员的又一次推动下,一份最新的加沙停火协议摆上了哈马斯政治领导人的桌子。这份由美国提议的方案据称已经获得了以色列的批准,只要哈马斯政治领导人接受这份方案,饱经摧残的加沙人就将获得短暂的喘息之机。

正如往常一样,当地时间9月9日,这些哈马斯高层齐聚在多哈的办公室内,开会讨论应该如何回应美国的最新提议。全世界都在等待哈马斯的会议结果,其中同样包括白宫的美国高级官员。

正是在这一时刻,以色列发动了袭击。当地时间9日下午,爆炸声在这座平静的海湾国家首都回荡,黑烟直冲云霄。十余架以色列战斗机向哈马斯政治领导人聚集的房屋发射了十多枚导弹,目标是哈马斯主要政治领导人哈利勒·哈亚。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

“没人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这绝对令人震惊。”乔治城大学多哈分校教授梅赫兰·卡姆拉瓦在导弹袭击时正在给学生上课,他向《金融时报》表示:“以色列完全肆无忌惮地进行袭击,不仅在加沙,而且在其他地方。”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10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以色列在多哈袭击哈马斯领导层,显示内塔尼亚胡“试图破坏实现稳定与和平的任何机会”。

卡塔尔遭遇袭击。

中东地区的关键调解方

以色列的空袭不仅打断了加沙停火谈判的进程,也重挫了卡塔尔长期以来作为中东地区关键调解方做出的努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卡塔尔开始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人们聚集和交流的中心。卡塔尔经济论坛和多哈辩论会是该国精心打造的年度盛会,堪称海湾地区的“达沃斯论坛”。阿勒萨尼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将卡塔尔定义为“能源提供者与和平促进者”。卡塔尔2003年宪法明确规定,其外交政策的原则是“基于通过鼓励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来加强国际和平与安全”。

截至今年7月,卡塔尔正积极开展10项调解进程。6月28日,刚果(金)和卢旺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和平条约,正是卡塔尔斡旋的成果。卡塔尔还一直充当美国和委内瑞拉谈判的中间人,协调了两国关于交换囚犯和驱逐移民的相关议题。

卡塔尔国务大臣兼首席调解人穆罕穆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胡莱菲向《卫报》表示:“每当有冲突或危机时,你们都会看到我们。”“有时我们感觉自己就像医生,努力为最复杂的病例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努力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药物。”

卡塔尔为调解工作付出的努力也获得了潜在回报:收获各方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扩大了该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关系网络。

卡塔尔冲突与人道主义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桑索姆·米尔顿指出,卡塔尔调解人会在不同时刻扮演不同角色:“第一个角色是中间人:利用卡塔尔与各方沟通的能力,在势不两立的对手之间传递信息。第二个角色是说服者:说服人们走到一起,最终达成协议。第三个角色是协调者:即接待各方并提供其他服务。”

熟悉调解进程的消息人士披露,卡塔尔调解员具有高超的调解和措辞技巧,能够最大程度地淡化双方的挑衅性语言和不合理要求,从而化解谈判双方的矛盾。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来,卡塔尔作为调解方的作用进一步上升。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图源:外媒

推动巴以问题谈判“引火烧身”

与海湾地区的另一个国家阿曼不同,卡塔尔所扮演的并非“绝对中立”的角色。

长期以来,卡塔尔同时与美国、沙特、伊朗和哈马斯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最初将这一战略作为维系自身安全的举措。

1961年,穆斯林兄弟会精神领袖尤素夫·卡拉达维被流放到卡塔尔,随后与卡塔尔王室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卡塔尔是穆兄会巴勒斯坦分支——哈马斯的主要资助者,2006年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掌权后,卡塔尔的经济援助成为了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卡塔尔与以色列当时达成的协议,援助资金由以色列政府负责转交哈马斯。

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哈马斯于2012年在多哈开设了办事处,该组织的主要政治领导人的办公室也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迁至多哈。

在外界看来,卡塔尔正式接纳哈马斯的做法无异于推进“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极端反以色列议程”。不过根据卡塔尔方面的说法,哈马斯在多哈开设办事处是应美国的要求,原因是美国希望与哈马斯建立沟通渠道。

在巴勒斯坦历史学家阿扎姆·塔米米看来,卡塔尔对于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事业有一种“额外的同情”。尽管如此,这种同情并未妨碍卡塔尔与以色列的接触。

以色列政治活动家格尔申·巴斯金向《卫报》表示,他在2024年10月参与谈判时曾对卡塔尔人的调解“心存疑虑”,但在接触后发现他们在努力实现和平方面“认真”且“真诚”。从那时起他意识到,卡塔尔并非是简单的支持哈马斯或反对以色列,而是在扮演某种“更复杂”的角色。

然而,承担这一“更复杂”的角色并非易事。作为调解人,卡塔尔对加沙停火谈判的实际作用仍然有限。卡塔尔不能对谈判各方施加压力,也无法强迫某一方接受他们不愿接受的协议,直到9日以色列对正在多哈开会的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发动空袭。

导弹粉碎的不仅是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在多哈的房屋,更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于国家安全的信念。汉纳指出,以色列的袭击表明,作为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安全保障方,美国向这些国家提供的安全保障是有局限的。

本 期 编 辑 邢潭

📸 王海记者 李书诚 摄
女人张开双腿让男人捅竟然引发了全城热议背后隐藏的真相种种迹象表明,钦那瓦家族的故事,远远没到讲述完的时刻!文 | 海上客泰国最高法院于当地时间9月9日判处前总理他信·钦那瓦须重新服刑1年!9月9日,泰国前总理他信(前)抵达位于曼谷的最高法院图:新华社01有意思的是,他信本来已经离开泰国了,如果他不回泰国,此次判决会如何呢?海叔在9月6日的文章中曾经写道,他信之跑路,令人感觉,“他所支持的为泰党恐怕这回拿不到泰国总理之位”。也正因此,他想离开泰国,到其他地方避风头!
以色列空袭“见怪不怪”,但炸了卡塔尔为啥不一样?图片
🏌 全面整理的有效实名认证号码大全适用于18岁的用户今天0点0分,《王者荣耀》职业电竞选手兮然微博发布长文,表示:“当这条微博发出时,我已不在人世。”并希望将肾脏移植给父亲。职业电竞选手兮然微博发布长文千字长文中他叙述父亲患心血管疾病与尿毒症,家庭经济崩溃;职业上受到挫折,多次试训失败、队伍解散、转会后未获机会,靠代练维生;长期抑郁症、焦虑症伴随躯体化症状,曾经历校园霸凌与家庭情感缺失。
📸 李宗仁记者 李文信 摄
¿ 2025年伊春园直达入口全攻略,畅享无障碍游玩体验鸿游戏网九三阅兵作为中国展示国防力量与维护和平决心的重要窗口,连美国都知道要“低调行事”,却有一些认不清现状的国家,非要跑到南海“展示存在感”。解放军南部战区深夜发文,表示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进行所谓“联合巡航”,作为反制,我国海军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让任何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在九三阅兵节点挑衅,可谓是“一头撞在了枪口上”,严重误判了中国维护主权与地区稳定的坚定意志。这种挑衅不仅暴露了菲律宾作为美国地缘博弈“工具”的本质,更将其自身国家安全置于险境。
📁 (C80-C93) [けんじゃたいむ (MANA)] 同人本合集(12本) |据香港新闻网28日报道,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近日介绍,台北市将引入智能机器狗协助进行人行道巡查。因为该机器狗为大陆制造,引发岛内绿营人士跳脚,炒作称存在所谓“资安”担忧。香港新闻网称,针对绿营“逢中必反”、见到大陆制造商品就跳脚的举动,有台湾媒体人和网友指出,这是“无脑反中”。
视频安卓最新版-1234丝瓜视频安卓正式版v6415.885.3APP...中俄签订巨额订单,能源合作更上一层楼,美方的“禁令”没起到任何效果,与此同时有美媒发出了警告:要小心“北溪”重演。俄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蒙三国签订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跨国天然气管道备忘录,普京还明确表示,卖给中方的天然气价格,将会低于欧洲。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计划对于中俄蒙来说,自然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但美欧国家想来不会“乐见其成”,尤其是特朗普承诺过“将建立美国在全球的能源主导地位”,如今看来,这份野心似乎已经可以宣告破产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