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郭嘉昆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深圳卫视记者:昨天,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与会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和多国人士纷纷表示,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为各国迈向人类命运同体注入强劲动力。发言人有何进一步评论?
郭嘉昆: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最大亮点,也推动本次峰会成为指引人类前进方向的一次盛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全球治理的“大年”。习近平主席此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一经提出就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的欢迎和支持,也必将得到国际社会更加积极的响应和更加广泛的认同。
全球治理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这些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有助于各国依托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与建设,更加有效应对时代挑战。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从不同角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
我们将同联合国及各方加强沟通协调,一道落实好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中俄双方一直在探讨便利人员往来的新举措。请问此次双方领导人会晤是否就此进行了讨论?有何成果?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郭嘉昆: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中方高度重视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问题,支持两国民众加强交往,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欢迎更多俄罗斯朋友多来中国,常来中国。
彭博社记者:有报道称,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经蒙古向中国供应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发言人能否证实?
郭嘉昆:中俄一贯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包括能源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项目,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
现场记者提问
《北京青年报》记者:据报道,吉布提总理日前向中国援吉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独立日国家勋章”。不久前,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也向中国援桑医疗队授勋。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我们祝贺中国援非医疗队再获殊荣。
1963年以来,中国医疗队足迹遍布40多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还通过临床教学等多种形式“授人以渔”,留下一支“不会离开的中国医疗队”。援非医疗队员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奋战在一线,用实际行动甚至宝贵生命,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口碑,也树立了中非友好的丰碑。
中非同属全球南方,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发展前行的同路人。中国愿同非方一道,推动中非卫生合作和友好事业深入发展,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法新社记者:美国财长贝森特昨天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只是“作秀”。他还称印度、中国为俄罗斯提供支持,是“捣乱者”。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郭嘉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成员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今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发展为由27个国家组成的大家庭,地域范围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人口总数近世界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四分之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幅员最广、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是一次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峰会,是一次指引人类前进方向的峰会,是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峰会。天津峰会取得了八大成果,制定了上海合作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出了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正义声音,表明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立场,落地了“四个安全中心”,做出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政治决定,设立了6个务实合作平台,制定了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天津峰会的成功举行,也将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必将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关于你提到的乌克兰危机问题,中方在这一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光明磊落、有目共睹。
外媒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发言人能否介绍明天阅兵的最新出席情况?会否有外国军队参与?来自哪个国家?
郭嘉昆:这个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法新社记者:乌克兰外交部表示,希望中国在普京总统访华期间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实现乌克兰和平。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郭嘉昆: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我们愿根据当事方意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俄新社记者:有报道称,中俄朝领导人可能在出席“9·3”纪念活动期间举行会晤。发言人是否有可以提供的具体信息?
郭嘉昆:关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相关信息,我们会适时发布。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我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将隆重举行。当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暂停一次,9月4日(周四)恢复。休会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照常接受记者传真、电邮或微信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