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名47岁男子,竟然连续7个月在大便里发现类似“面条”的白色异物,自行治疗却未得到缓解,最后进入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大三附院”)进行专业治疗。
经过检查,医生确诊他感染了绦虫,后续通过针对性治疗,男子成功排出了一条长约4米的绦虫。贵医大三附院相关医疗人员也针对此次案例展开专业解读与健康提示。
据这名男子回忆,早在7个月前,他上厕所时就偶然发现大便里混着一些白色的、扁平的小节段,看起来有点像面条。基于初步的健康认知,他怀疑可能是寄生虫感染,遂自行购买中草药服用以尝试缓解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行治疗后,上述异常异物并未消失。随着异常情况持续,男子最终选择前往贵医大三附院寻求专业诊疗。
患者正在休息。图源:看黔南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面,这才知道他有个习惯:每年会吃几次凉拌生猪血以及未完全煮熟的牛肉。结合男子“大便里持续出现异物”的症状,医生初步判断,他的寄生虫感染很可能和吃这种生食有关。为了明确诊断,医院给男子安排了两项检查——大便常规和寄生虫检测,最后结果出来,果然是绦虫感染。
医生正在摆放绦虫。图源:看黔南
关于这次绦虫感染的来龙去脉,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张伦在采访中给出了专业的解释。他说,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人是绦虫的“终宿主”,而牛和猪则是它的“中间宿主”。具体的传播过程是这样的:牛、猪吃草或者喝水时,如果吃进了被绦虫卵或者成虫孕节(绦虫身体上能产生虫卵的节段)污染的饲料或水,虫卵就会在它们的肠道里孵育成幼虫,这种幼虫叫“囊尾蚴”;如果人们吃了没煮熟、带着囊尾蚴的肉,或者像这名患者吃的凉拌生猪血以及未完全煮熟的牛肉,囊尾蚴就会进入人的肠道,一般两三个月,即可发育成绦虫成虫。
尽管部分感染者初期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长期感染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测量绦虫,至少4米。图片由医院提供
张医生特别提醒,寄生虫感染的早期信号往往很隐蔽,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
1、大便里发现不明原因的异物,尤其是白色的节段状东西;
2、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或者头晕、乏力;
3、经常觉得肛门瘙痒;
4、没有刻意节食、也没改变运动习惯,体重却莫名下降。
张医生强调,千万别存侥幸心理随便吃药,万一药不对症,或者耽误了诊断,很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
张医生提到,驱虫结束后不代表就完全没事了,患者之后还得定期复查大便常规,通过监测大便情况了解有没有再次感染或者虫体残留的可能,确保能早发现、早处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亚兰
(来源:天眼新闻)
台北娜娜修理洗衣机完整版国企员工3.6亿元接手徐翔母亲股份名为李蓉蓉的神秘女子,斥巨资3.6亿元,拍得徐翔母亲郑素贞此前持有的2746万股大恒科技(SH 600288)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6.29%。根据大恒科技公告,2018年至今,李蓉蓉在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宁波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全资子公司)担任中层干部。一时间,“国企中干3.6亿元拍下大恒科技股份”的事引发全网热议。暗交小拗女一区二区三情感的微妙交汇神代资讯神韩国街头播放李在明就职百日记者会画面(图/新华社)据中新网等报道,9月1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迎来就职百日。当天,他在青瓦台举行就职百日记者会,阐明政府未来施政方向。其中,针对日前美国突击抓捕逾300名韩国公民一事,李在明表达不满,称该事件会导致韩企在对美投资时“非常犹豫”。
2025-09-15 🚻
manta1777773kino维语第一集-全新剧情揭晓,角色发展引人入...极目新闻记者 胡秀文一顿水饺要吃200个,下馆子一餐要花1000元,买菜得用扁担挑,猪肉直接买半扇。暑假快过完了,火爆全网的有16个外甥的“宇宙舅舅”龚先生依然忙着买菜做饭。“有几个外甥回家了,今天送另外几个回家。”马红俊-2-口爆竹竹清内容软件弹窗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觉得有文 | 笑 饮真是要小心日本。在此,并不仅仅是今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在一个逢十的年份“小和尚敲钟”。日本小步疾走,其实已经做了不少事!0 1日本自卫队展示垂直着陆的F-35战机203号机
2025-09-15 ⏭
manta1777773kino维语第一集-全新剧情揭晓,角色发展引人入...(原标题:韩国社会团体示威时涉嫌辱华,韩警方介入)韩联社8月10日报道,近期,有社会团体在中国驻韩大使馆附近示威时侮辱中方,韩国警方已对此展开立案调查。图为中国驻韩大使馆(资料图)据报道,首尔南大门警察署近日传唤支持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右翼团体“自由大学”相关人员于11日到案接受调查。《女朋友把筷子放屁眼里不能掉》战争片-全集完整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8月31日,太空政策作家马克·惠廷顿(Mark R. Whittington)在美国《国会山报》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讨论中美两国的探月之争。惠廷顿提到科技媒体“Ars Technica”记者埃里克·伯杰(Eric Berger)近日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在航天政策圈内引发震动。伯杰在提及中国多次成功测试登月相关硬件(包括一款载人登月器原型),以及 SpaceX“星舰”此前经历的一系列挫折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因此,现在很有可能是中国将在本十年内‘击败’NASA,重返月球,并至少赢得这场新太空竞赛的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