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效果立竿见影,特朗普向美军下令,美国也要来场阅兵?
“熬夜”观看了中国九三阅兵的特朗普,又动起了“中国行,美国也行”的念头,想让美军再来一场阅兵的念头,已经“溢于言表”。
九三阅兵盛况空前,大洋彼岸的美国高层也在密切关注,从总统特朗普到防长赫格塞思再到整个五角大楼,都掩饰不了自己的“焦虑”之情。不过,特朗普除了“焦虑”之外,似乎还有着另一种心思,“熬夜”看完中国阅兵后,特朗普紧接着在会晤波兰总统时,邀请他观看了一场由4架F-35战机和4架F-16战机进行的飞行表演,稍微缓解了特朗普对盛大阅兵的“执念”。
外网上中美无人机对比图。
“羡慕”九三阅兵,特朗普想让美军也来一场
当然,一场飞行表演自然远远不够,据多家美媒报道:美国海军也筹备在秋季来一场“盛大的阅兵”,庆祝其成立250周年的同时,“顺便”为特朗普“助兴”。
说起来,特朗普对阅兵仪式的痴迷并非新鲜事,早在特朗普1.0时代访问法国并观摩阅兵时,他便表现出了对这种“华丽”的仪式和“大排场”的兴趣,公开赞叹"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排场",甚至当场向随行美军官员要求"美国的阅兵必须比法国更壮观"。
这种对视觉冲击力与仪式感的极致追求,在其执政生涯中不断发酵,虽然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未能如愿以偿,但在第二任期开始后,特朗普借陆军成立250周年之机,于几个月前仓促推动了一场,被外媒称为"令人失望"的华盛顿阅兵。
阅兵仪式上,美国士兵队列松散、民众反应冷淡,甚至因现场闷热导致参阅军人疲惫不堪,而特朗普本人也被拍到在观礼时昏昏欲睡。
更“扎心”的是,今年中美俄恰好都有阅兵仪式,中国九三大阅兵的呈现,则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美之间巨大的差距。
美国的飞行表演一般是给“对手”看的。 图为战机编队
当训练有素的解放军战士以整齐的队列通过天安门广场,当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以整齐编队和观众见面,当无数民众自发涌上街头见证这一时刻,就连西方媒体都能看出,这不仅是武器硬实力的展示,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高度的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自信的综合呈现。

也有美方专家坦言称"中国阅兵展现的精准调度与超凡组织力,美军即便勉强复制也难以企及。"
这种对比对特朗普而言,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他渴望通过一场"不输中国"的阅兵,向国内外证明美国的"领导力依旧",却忽视了很多东西。
特朗普在阅兵现场疑似“打瞌睡”。
当着盟友的面,特朗普展示武力
再说回开篇提到的飞行表演,表面上看,这是美方遵循"以军机表演欢迎外国元首"的外交传统,还给出了“纪念不久前坠机身亡的波兰飞行员”这样的理由,但问题是美方此前并没有类似的传统。
在美国历史上,类似的表演通常是在“对立阵营”的领导人到访时,用于“秀肌肉”的手段,比如不久前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特朗普时,就出现了多架F-22战机静态展示,随后一架B-2轰炸机与四架F-35战机低空通场,说是“见面礼”,实为“下马威”。
归根结底,特朗普真正想要的,是一场能凝聚国内共识、彰显国家实力的全民仪式。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中美阅兵的意义截然不同,而美国强行效仿的困境,恰恰源于其缺乏支撑此类大型仪式的实力和共识。
中国的阅兵是全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背后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与民众对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
这种仪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生动注脚,其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团结一致、共赴目标"的精神。
反观美国,尽管其仍拥有全球顶尖的军事技术,却始终难以复刻类似效果,美国没有类似的文化传统倒是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将这种仪式当成了“工具”,用于消除国内的不满。

更重要的是,美国阅兵无法解决"为谁而办"的核心问题——是为凝聚国民共识,还是单纯满足总统的个人喜好?
若是前者,试问美国现在还具备这种广泛的社会认同吗?若是后者,则意味着美军举办再多的阅兵,也注定沦为脱离民众的真实需求的政治秀。
美军为了给总统“庆生”睡在仓库地板上。
陆军阅兵让特朗普不满,海军大概率也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前“拉胯”的美国陆军阅兵,不仅已经成为了中美差距的“对照组”,也成为了反映美国真实实力的“照妖镜”。
据美媒报道,在上一场阅兵中,美国士兵被要求自带睡袋、以单兵口粮充饥,政府也因道路修复费用大为不满,而真正投入阅兵的经费,却大量消耗在临时设施搭建和特朗普的安全维护上。
更讽刺的是,即便耗费巨资,最终呈现的效果依然是“装备毫无新意、士兵状态萎靡”的尴尬局面。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海军的实力依然雄厚,不会重蹈陆军的“覆辙”,但是考虑到美军舰载机“动不动就往水里钻”的高事故率,以及美军战舰捉襟见肘的维护率,只能说在经历实践检验前,结果还真不好说。
美国海军能否不出“洋相”,我们拭目以待。图为航母编队
当特朗普试图通过阅兵重温"超级大国荣光"时,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画面:一个沉迷于自我夸耀却无力解决国内撕裂的国家,一个试图用军事符号掩盖外交孤立现实的政治实体。
特朗普对阅兵的执着,本质上是对“美国衰落焦虑”的应激反应,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传递的是"团结、发展、共赢"的信号,而美国试图通过军事表演维系的,却是"霸权永续"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