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叫嚣介入台海?王强:用东风-26威慑就够了

在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盛典上,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震撼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与军事威慑能力。特约评论员王强指出,此次阅兵中东风-26导弹的展示,彰显了我国独特的常规战略威慑力量,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筑牢了国家安全防线。
特约评论员王强谈东风-26的威慑作用(视频截图/看看新闻)
东风-26导弹作为核常兼备弹,具备打击战术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的能力。在当前国际局势中,日本极端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台海一旦有事便妄图介入。然而,我国在核武器使用上有着明确且坚定的原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核武器。日本虽拥有核能力却无核武器,这使得我国无法运用核力量对其进行战略威慑。
但东风-26导弹所代表的常规战略威慑力量,为应对此类威胁提供了坚实保障。我国拥有覆盖1000、2000、3000公里的常规精确打击能力,此次阅兵将其充分展示。一旦有国家妄图挑衅,我国可一次性向目标方向投射2000、3000甚至4000枚精确打击武器,足以彻底摧毁对方的基础设施。
王强强调,此次九三阅兵通过东风-26等先进装备的展示,向世界宣告了我国强大的常规精确打击战略威慑能力。任何企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势力,都应认清现实,切勿轻举妄动。我国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
延伸阅读
东风-26D导弹首次亮相阅兵,专家:系全天候作战新型杀手锏

9月3日,北京天安门迎来一场重磅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这是中国时隔6年再次举行大规模阅兵,也是继2015年之后第2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阅兵。
南都N视频记者关注到,东风-26D弹道导弹是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央视解说称,高超声速导弹方队中,受阅的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导弹,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是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杀手锏。
图为东风-26D弹道导弹(据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东风-26D弹道导弹是东风-26导弹的“升级版”。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高超声速是指物体的飞行速度超过5倍声速,也就是大于等于每小时6125公里,若以这个速度从北极飞到南极,只需要不到3个半小时。高超声速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方向,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目前,在该领域中国处于领先水平。
军事专家傅前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东风-26D导弹体并不大,但射程非常远,而且是高参数、可机动,难以对其进行拦截。东风-26是中程弹道导弹,此次阅兵展示的东风-26D标的是中远程弹道导弹,通过采用新的乘波体弹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漂式弹头),东风-26D的射程和机动能力将有很大幅度提升。
傅前哨还提到,东风26-D的弹头为高超声速弹头,拦截难度加大,从中程弹道导弹变为战略性武器,可以让敌方防不胜防。
据新华社报道,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26导弹亮相阅兵现场。东风-26导弹能够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可实施快速核反击,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我军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新型“杀手锏”武器。
据央视新闻报道,这种导弹既能装核弹头,也能装常规弹头,可以跨区域机动,灵活选择发射阵地,精确打击地面、地下、海上目标。
军事科学院学者曾对此表示,东风-26的鲜明特点是核常一体,即同一个弹体,既可携带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对敌实施常规火力突击。这种以“不换弹体换弹头”,实现核常快速转换的方式,对于奉行积极防御国防政策,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两不”核政策,拥有用以自卫反击、数量不多的核武器,但又面临多种安全威胁的我国而言,极具战略意义。
在2018年4月26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时任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吴谦大校针对东风-26导弹的提问时表示:列装火箭军部队的新型号武器装备为东风26型导弹。该型导弹经过试装试用和作战检验,具备了整建制装备部队的条件,授装后已正式进入火箭军战斗序列。
图为吴谦大校(资料图)
据介绍,东风-26导弹是我国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武器。二是战斗部核常兼备,既可遂行快速核反击任务,也可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三是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具备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精确打击能力。四是融合了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