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中美在吉隆坡的首日会谈,已经结束,而这次中方不惯着,直接对美来了两个下马威,中方掌握主动权的节奏,美方要学会适应。
谈判首日,中方通过稀土出口管控和人民币国际化两大战略工具,清晰向美方传递了明确信号。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图左)
中美第五轮经贸谈判10月2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谈判首次移师亚洲地区,选择了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马来西亚作为主办地。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率领。
在谈判阵容方面,美方代表团出现重大调整。此前主导对华强硬政策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未出现在代表团名单中,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内部会议中对卢特尼克的单边政策表示不满,认为其“擅自搞政策”,破坏了谈判节奏。
中美举行第五轮贸易谈判
这一人事变动,进一步反映了美国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同时特朗普在前往马来西亚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都需要让步,因为高额关税不可持续,看得出来,美方也是想进行一次认真谈判、
谈判首日,中方展示了两大战略举措,首先是稀土出口管控的坚定立场。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军工稀土需求超70%依赖中国。最近中国进一步出台《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对稀土实行全流程管控,新增五种稀土元素出口限制,并对半导体用户实施审查机制。这些措施使美国制造业陷入供应链恐慌,氧化镝等关键材料价格暴涨。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
其二,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近期,非洲国家肯尼亚将美元债务置换为人民币债务,由于利率差异,一年可少还2.15亿美元。同时,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与中国钢铁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
这也意味着,中方悄然动摇美元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人民币跨境结算不仅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结算效率。随着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中广泛应用,人民币可能逐渐成为大宗商品国际计价货币之一,从而进一步夯实人民币定价权。
而这次中方给了美国两个下马威,也证明中美谈判已经攻守易势了,规则不能由美方一家说了算,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三个要求
目前,特朗普政府在谈判前提出三项核心要求: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彻底解决芬太尼问题、恢复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不过这三项要求均与现实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降为零,创七年来首次。同时,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进一步加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与农业州诉求直接冲突,美国大豆库存因对华出口停滞同比暴涨27%,农民面临数十亿美元损失。
特朗普发表讲话
美方内部在谈判策略上存在明显分歧。一方面,特朗普威胁若谈判未能满足其要求,将对华加征155%关税,并于11月1日生效。另一方面,财政部长贝森特接替卢特尼克主导谈判,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贝森特在临行前表示,美国不希望与中国“脱钩断链”,目标是实现“平衡贸易”。这种“边升温边施压”的策略,显示出美国在对华博弈中的底气不足和战略矛盾。而且美国最高法院拟于11月初裁定对华关税是否违宪,若判决不利,美方可能被迫单方面取消部分关税。
特朗普希望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
中方的谈判立场明确而坚定,美方需先取消单边关税,谈判必须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中方已不再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而是通过扎实的长远布局提升自身议价能力,自2025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20%降至12.7%,贸易流向加速转向东南亚、南美等市场,降低了对美依赖,也进一步增强了中方的谈判底气。
而在技术领域,中国也做好了应对准备,在商务部出台的2025第61号公告中,规定国外申请稀土,必须用中文,而且文件格式必须用WPS国产办公软件。这表明中国在关键软件领域已经未雨绸缪,这种全方位的战略布局,让中方在谈判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况且谈判地点选择本身就传递了丰富信号,中美此前四轮谈判均在瑞士、英国等西方国家进行,而本次选在马来西亚这一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国家举行,标志着亚洲国家在中美经贸对话中的调解作用正在提升。
但无论如何,随着谈判进入第二天,更深层博弈将继续展开,无论此次谈判能否达成具体协议,中美经贸关系的游戏规则已在改变,所以,现在主动权的节奏,对于这一点,特朗普政府要学会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