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岛晨报
“松子仁怎么卖?”
“五十,算你四十好了。”
市民潘女士在路边摊贩处问价,本以为松子仁是40元一斤,称重后却被告知是40元一两。潘女士不想买了,摊主开始恶语相向。此时,现场另外两名顾客却痛快地掏出现金购买了数千元的松子仁,并为摊主帮腔起哄。潘女士不愿与他们发生争执,只好支付520元买下了13两重的“天价”松子仁……
事件 稀里糊涂买下“天价”松子仁
10月21日下午3点多,市民潘女士在驱车前往母亲家的途中,行至甘井子区珍珠泉路时,发现一名路边售卖松子仁的摊贩。想着给母亲买点松子仁补充营养,潘女士便下车询价。她看到摊主是一名操东北口音的中年男子,摊位前还有一男一女两名顾客,他们一边往袋子里装着松子仁,一边讨论着松子仁如何“营养丰富”、“对人体好”。
“我问摊主松子仁怎么卖,对方表示50块,算我40块。我以为是40元一斤,觉得价格合适,就同意了。”潘女士挑选过程中,摊主又从摊位下方拿出一袋松子仁,表示这袋松子仁营养价值更高,卖70块钱,因为剩的不多了,就一样算40块卖给顾客,并主动抓起这些“更贵”的松子仁往现场三名顾客的塑料袋中放。潘女士见两者外观并无差别,且其他两名顾客都欣然接受,也就没有出言反对。
图为潘女士买的松子
然而,到了称重的时候,摊主却告诉潘女士购买的松子仁一共13两,价格为520元,潘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这些松子仁的单价是40元一两,按照一斤十两的比例换算,一斤松子仁的售价竟然高达400元。如此“天价”显然超过了潘女士的心理预期,她当即不想买了,然而此时另外两名顾客却痛快地掏出了现金付钱。
“一个花了2000多,一个花了3000多,其中有人掏出一叠百元钞票付钱,我很惊讶。”潘女士表达了不想买的意愿后,摊主强硬地表示两种松子仁已经混在一起了,不买不行,并开始口出恶言对她进行人身攻击。与此同时,已经付完钱的两名顾客也开始帮腔起哄,说起了“买不起就别问价”“抠抠索索太丢人”之类的“怪话”。潘女士不愿与这些人起争执,无奈之下,只好支付了520元后带着松子仁离开。
怀疑 摊主和“顾客”合伙设骗局
开车赶往母亲家的路上,潘女士吃了一些松子仁,感觉味道发苦。来到母亲家中,潘女士打开袋子仔细查看,发现这些松子仁表面有黑点,“看上去挺脏。”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健康,潘女士最终选择将这些松子仁丢弃。
潘女士发现这些松子仁表面有黑点
500多元打了水漂,潘女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回想起这次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她怀疑是摊主和那两位所谓的“顾客”合伙给自己“下套”。“我怀疑摊主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思维惯性,故意模糊计价单位。随后,他通过将两种所谓不同价位的松子仁混合,制造既成事实,作为强买强卖的借口,防止顾客在得知真实价格后反悔。最后,那两名出手大方的‘顾客’也可能是‘托儿’,一方面营造氛围吸引顾客,一方面协助摊主向发现异常的顾客施压逼迫付钱。”潘女士表示,目前已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市场监管部门,希望广大市民以此为鉴,遇到类似情况时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
调查↓↓
交易价格高出电商售价数倍
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看到,大部分松子仁的价格在几十元一斤,有些品牌的松子仁价格能达到一斤百元左右。而潘女士买到的松子仁一斤售价为400元,比大部分网售松子仁价格高出数倍。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此前国内多地曾出现“松子仁”骗局,其作案手法与潘女士的遭遇有很多相似之处。
图为采收的松塔
2017年3月,北京朝阳公安分局呼家楼派出所破获一起强迫交易案。此案件中,一伙人8男5女共13人在派出所辖区医院路边摆摊卖松子,这伙人分工明确,由一名男子望风,三名女子当“托儿”,纸牌上标注“20”字样,纸牌下方“一两”两个小字被埋在松子堆里。见有事主询价回答“20元一斤”,称重后告知“20元一两”,并把纸牌从松子堆里拿出展示证明。当事主打算放弃购买离开时,四个摊位人员便集体上前对事主恐吓,胁迫事主付款。掌握该团伙的大量犯罪证据后,警方迅速出击将13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并当场查获赃款2.4万余元。经讯问,姜某(男,44岁,黑龙江人)等13名嫌疑人对强迫事主高价购买松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毕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