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6秒爆料合集!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

“3个月躺赚200万元,代价是余生被银行追债!”在信贷市场的灰色地带,一个被称为“职业背债人”的特殊群体正在野蛮生长。他们被中介机构精心包装后,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完美工具。

近期,多地法院密集披露了多起涉职业背债人的金融犯罪判例。记者梳理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严密的协作网络:介绍人在各类平台上发帖锁定潜在背债人“拉人头”,实操中介团队负责“包装”身份、动用各类关系办理贷款事宜,“白户”则负责最终背债。某些专业团伙已实现“规模化作业”,能套取银行上亿元资金。

这些职业背债人的动机是什么?真能拿到高额收益吗?将面临哪些风险与法律责任?通过上述判例和第一财经联系到的背债人的亲述,个中详情渐次清晰。

图为“职业背债人”漫画图

“200万买断人生”

与大众的认知不同,职业背债人的构成较为复杂。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其中既有低收入群体、冲着高薪“上钩”的失业者,也包含部分资金链困难的小微企业主。

“3个月赚200万,代价是成为老赖。”这是许明(化名)一开始就清楚的事情。他来自粤西一个乡村,初中毕业后就进厂打工,一直处于“赚少花多”的状态。

许明最初接触到背债,是在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有人在大量招收白户“村民”,称短时间内可以赚到百万元。贷款行业里,一些“征信正常,没房、没车、没有资产”的人员,被称为“征信白户”。这些“征信白户”多数居住在农村地区,他们平时没有向银行贷款,个人征信良好。

他觉得这是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钱到手就找个地方“隐姓埋名”,“阔绰过一辈子”。“大不了就是坐不了高铁、飞机。这有点像是父母辈下岗的时候买断‘工龄’。我去做这个操作,200万买断人生。”许明说。

与许明相比,此前在工地干活的陶天(化名)则是稀里糊涂当上了背债人。由于行业下行,他去年至今打工一直断断续续,有天他在网络上看到个广告,声称只要是白户就可以尝试“一个年薪百万的职业”。他联系上这家公司,对方承诺只需配合完成购房流程,就能轻松拿到一笔不菲的酬劳。

对接的中介告诉他,需要“包装身份,去银行贷款,背一套房”。房贷由中介偿还1到2年,至少主观上就不算诈骗了。即便“爆雷”,也会有人来解决。他虽然知道“可能违法”“对征信也不好”,但还是选择冒险一试。他按照要求,跟着中介伪造收入证明、社保记录,甚至办理了银行卡和电话卡。

而孙玉(化名)接触背债,是出于资金周转的急切需求。他曾经是一家餐饮店老板,但疫情期间亏损严重,四处筹措资金却没有着落。从银行、各大网贷平台也已很难再贷出款项。压力之下,孙玉决定“破罐子破摔”,牺牲信用“来点快钱”,打算为一家公司背500万元债务,从中换取200万元的报酬。

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职业背债人,因为不同的动机、相似的目的被聚在一起。在中介流水线操作下,他们不再是失业、贫困、资金链断裂的“失意者”,签完各种资料后被精准包装成有资产、有工作、有公积金的“三有人员”。

许明、陶天被包装为一家工业公司的财务经理,年收入10万元。孙玉则被包装为一家建设公司的高管,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大量个人资产。

陶天回忆,当时签了很多资料,中介公司发来一家公司的名称和信息,要求他记牢,在办理贷款时需要使用。而对怎么借用的身份、要使用在哪里、具体如何操作,他一无所知。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

团伙作案、多次骗贷

在背债环节中,职业背债人需要接触庞杂的中介网络。孙玉、许明接触的中介均超过十人,既有“介绍人”,负责“拉人头”;也有“渠道商”,负责对接“客户”;还有所谓“真正的中介”,负责“实操”环节。

许明回忆,自己首先接触的是网络上联系到的介绍人王某,王某搜集资料后,将他介绍给了“上级公司”,对接人是李某,李某检查征信报告、帮他包装完身份后,又将他推荐给了丁某。

丁某直接对接操作团队。在操作团队中,有人负责找房子,有人负责伪造工作和社保记录,有人负责和银行内部贷款经理沟通。最后他们会被拉去“背房”“背车”或者“背企业”。许明选择了“收益”最大的一种方式,即“背房贷”。

孙玉也被多名中介“经手”过标准化流程后,最终进入实操环节。不过他很快打了“退堂鼓”,因为经手的人太多了,他觉得自己实际到手的钱可能有限,冒这个风险似乎并不值当,于是果断选择“跑路”。

但此后,他依然不断被各类中介联系。从一名中介处他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发送至一个百人左右的微信推荐群内。如最终做成背债“生意”,发送信息者可赚取一两千元的“介绍费”。

事实上,从各类判例来看,在职业背债模式中,中介基本都并非单兵作战,而是搭建起了庞大的网络。

今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检察院披露一起贷款诈骗判例,柯某某、胡某夫妻为名义贷款的“背债人”,但背后却涉及高达9人的“包装贷”团伙。其中,徐某、魏某为提议者,许某某担任中介,高某是联系人,具体实施者是陈某、韩某某、桑某某。8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披露的翟某某等4名贷款中介案例,涉及的亦是包装贷团伙。

对于庞大的中介网络而言,让职业背债人背上“房贷”等,只是一个开始。

不少人觉得“背房贷”是“收益”最大的一种方式,图为房贷示意图

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背债人最初背负的债务主要来自三类“硬资产”:房产、车辆及企业债务,这些大宗标的往往能撬动更高额度的贷款。

许明告诉记者,在通过“高评高贷”套出第一笔资金后,自己并没有拿到承诺的报酬,中介却要求他以这套“名下”房产继续贷出更多的款项。他听从安排,分别在一家股份行、一家农商行申请装修贷,共套出约20万元。同时还申请了多笔消费贷。

以团队作案的中介机构有时甚至能在短时间内骗取千万元金额。在上述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披露的案例中,2022年12月,被告人翟某某伙同被告人黄某某、王某某等人,在明知被告人连某某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为其编造虚假的工作单位、住址、伪造公积金缴纳记录的方式,骗取两家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共50万元。翟某某等人还将20多名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员包装为医药公司、建筑公司等单位职员,以此骗取上海某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共计1110万元。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此前披露的一则案例显示,一个职业背债人团伙累计骗取银行贷款超过2亿元,除去购房款和已还贷款本息,实际骗得贷款8000余万元。

背债人同样面临刑责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

与背负的高风险相比,这些背债人实际能拿到手的酬劳往往有限,中介精准“收割”了多数骗取的贷款。

根据上述上海的案例,贷款到账后,翟某某等人从中抽取60%左右作为佣金。这也意味着,职业背债人到手的钱不足40%。

陶天背上了200余万元债务,但实际到手的酬劳不足20万元,与此前沟通的相去甚远。“原本约好五五分成,说有百万收益,但实际稀里糊涂都被他们套走,现在已经找不到人了。”他说。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披露的一则案例也显示,2020年天津的班某夫妻因做生意缺乏资金,在熟人介绍下找到了中介南某委托办理贷款。南某先是安排“垫资方”出资,以班某夫妻的名义购买了一套350余万元的二手房,并最终贷出310万元。该房产实际的成交价仅为190万元。也就是说,扣除房款后,从银行套取了约120万元资金。

“刚开始说好办出来的贷款是给我的,但后来他们说都拿去抵房款去了,我实际没有拿到钱。”班某表示。扣除购房成本和部分还款,剩下的钱全部落入了南某等人口袋。

在央视近期报道中,有贷款经办人表示,仅前面(手续环节)抽成就达到20个点。7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警惕“职业背债”陷阱的风险提示中指出,从实际案例看,背债人到手的“背债费”只是贷款金额的一部分,大量资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员瓜分,而背债人却要背负远超自身所得的债务。

除了背负巨额债务,职业背债人帮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

北京市天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聂成涛对第一财经表示,中介机构通过虚构材料、夸大资产价值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其行为已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也可能涉及伪造证件罪等其他关联罪名。对于职业背债人而言,他们可能被中介以“零首付得房产”等话术诱导入局。初期中介会代为还款制造合规假象,待贷款批下后便卷款跑路,留下背债人独自面对巨额债务和征信黑名单。

对于量刑,聂成涛认为,贷款诈骗罪相关的所有量刑都与涉案金额大小有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中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近期披露的多个案例中,组织背债的中介判刑多在十年以上,职业背债人也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多个案例显示,组织背债的中介判刑多在十年以上,职业背债人也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图为法槌(资料图)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披露显示,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9月,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翟某某等4名贷款中介有期徒刑3年9个月至12年不等,判处连某某等30名借款人员有期徒刑2年3个月至2年半不等。

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披露的判例显示,2022年7月,经绍兴市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背债人中介吴某、南某等人因犯贷款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缓刑不等,并处罚金。在各地公安机关的联合打击下,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黄某夫妻等其余涉案人员也先后落网。经柯桥检察院提起公诉,“背债人”黄某夫妻因贷款诈骗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2年2个月与2年,并各处罚金2万元。

来源:第一财经

📸 钱汉祥记者 赵德茂 摄
🧔🏻‍♀️ 性一交一无一伦一精一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8月9日,据人民日报,榆中山洪灾害已导致15人遇难,28人失联,15人受伤,紧急转移避险安置9828人。据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本次强降雨始于8月7日18时,主要集中在榆中县南部地区。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兴隆山,达到220.2毫米。暴雨后,榆中县南部马坡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老家在马坡乡的王先生在网上发文称灾后一天见不到老家亲人和两个月大的孩子,这份焦急心情获得不少网友的同情和安慰。
“200万买断人生”?多地曝光“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图片
⊙△⊙⊙▽⊙ 红领巾瓜报hljjfun1网址竟然曝光惊人内幕引发全国近日,一段“女子带五孩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面店老板指责一位女顾客续两次面不够,转头在平台给他打差评。此事引发网友关注讨论。记者了解到,事发河南郑州一面店,8月14日,记者联系到该店铺老板,老板向记者表示,网传视频有误,一行人实际上是三个成年人带四个孩子,“点了两个凉菜、涮牛肚、点了一碗饸饹面,团购了十个羊肉串”。老板表示前两次都给顾客续面了,“续完了第三次了又过来了,我们家厨师就拒绝了。过了几分钟她(顾客)就给了我差评。”
📸 黄强辉记者 贾德善 摄
我的灵气空间 第3章小说8月8日晚,湖南卫视《歌手2025》迎来歌王之战,最终,陈楚生一举拿下“歌王”荣誉,成为《歌手2025》总冠军。他站在台上,捧着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我19岁开始在酒吧唱歌,今年已经是第25个年头了……这个奖项很沉重……这提醒我要更爱音乐,因为你爱它,它就会爱你。”
韩漫健身教练漫画漫画免费版(健身房)_[下拉式]阅读直播、巡演两年后,相声演员曹云金好起来了。开启相声直播赛道后的800多天里,他线上线下一共说了近700段相声。直播间里人气高涨,打赏不断,线下巡演邀约纷至。“前师父、原单位、清门”不再是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他面对质疑,坦然相对,把是非对错、过往争议都交给了时间。
富人的儿子游戏完整版下载-富人的儿子最新版下载2022-飘荡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长赵显今日(14日)召开记者会提到韩中关系时表示,将求同存异维护好两国关系。8月14日,在首尔钟路区的外交部大楼,韩国外长赵显召开记者会 图源:韩媒报道称,赵显表示,虽然韩中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也需要有效管控这些差异,并开展合作与对话。他表示,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维护好韩中关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