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家中枉死,丈夫被疑雇凶杀人前途尽毁,女儿接受心理治疗……浙江警方追凶27年,竟是他!
来源:杭州网
27年前,她在家中被杀,凶手“人间蒸发”,传言是丈夫买凶杀人,公安机关经侦查否认了这一谣言!27年后,在浙江象山警方锲而不舍的追踪下,真凶落网,案件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父女给警察送锦旗
妻子枉死家中
时间回溯到1998年12月7日10点50分左右,刚参加完单位培训的高里返家,原以为迎接自己的是一室饭香,没想到却是惊魂一幕:妻子沈捷(化名),仰躺在主卧地上,手上有伤、口里有血。“我第一反应是施救,但老婆气息全无,浑身冰冷,一直暖也暖不回来……”11时30时许,高里报警。
接警后,民警马上赶到现场。尸检显示,死者沈捷系机械性窒息死亡,其家中门窗未见破坏痕迹,客厅茶几上有一杯新鲜茶水,座机话筒被搁起,室内翻动很大,两万元现金等财物不知去向。
门窗完好、茶水待客……警方初步推断是熟人作案,凶手至少对高家经济、人员情况有所了解。技术员将现场提取到的物证带回刑侦大队进行技术比对,侦查员则围绕案发现场遗留的线索展开工作。
案发现场在当年是象山城区比较中心的居民小区。排查发现,沈捷家庭条件较好,丈夫高里曾任县内某企业的厂长,家庭成员及周边的社会关系相对复杂。
这些,都对案件的侦破带来一定的困难。围绕被害人社会关系,警方的走访排查日复一日,笔录很快在办公桌上堆成了小山,只是受当时刑侦技术条件所限,案件侦破工作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丈夫被疑雇凶杀人
妻子惨死,高里的幸福家庭至此破碎,他的人生也彻底改变。
由于案件迟迟未破,各种猜测开始在县城里流散开来,不少人尤其是沈捷娘家人怀疑是高里雇凶杀妻。尽管当年公安机关经过多次调查后否定了这样的猜测,但沈捷娘家人对高里的怀疑无法消除。
母亲被害时,女儿高琪(化名)16岁,正在上海读书。“天塌了,整个人抑郁,心理治疗了两三年才有好转。”高琪说,自案件发生后,她下意识远离案发所在小区,直到现在都下意识的排斥这片区域。“最难的是父亲,一面要承受丧妻之痛,一面还要面对流言蜚语,40多岁的人,头发都斑白了。”
“生活、工作圈子里的朋友都对我退避三舍,前途也基本毁了;想要为岳父岳母尽孝,都被拒之门外。案子一天不破,杀妻的帽子就一直扣在我的头上。” 高里说。
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岁月荏苒,案发地住宅区早已拆迁。“隔几年,都会有民警打电话来,重新跟我核实了解案件情况。”但高里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又一次又一次失望。“20多年过去,对于案件侦破,我们已基本不抱希望。”这几年,高里一家干脆定居县外,远远避开象山这片伤心地。
27年接力追凶
寒来暑往,当年的办案民警大部分已退休,但一茬又一茬的新警接过侦破任务,对这起命案的调查从未停止。
物证是齿痕,线索是纹路!当年在案发现场及遗留的物证上,警方未能提取到有效的生物信息。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大家坚信这些沉睡的物证终有被激活的一天。
果不其然,2023年,象山警方又一次对老物证进行梳理,终于在关键物证上提取到了有效的生物信息。
结合全方位的社会关系排查,林某进入警方视线。
林某,现年57岁。与死者丈夫高里曾在同一个工厂工作,早年有赌博恶习并欠债,1998年因工厂破产转制下岗,案发前即将结婚,急需用钱,具备作案动机。
民警找到了在县内某单位担任保安的林某。经生物检材比对,成功锁定嫌疑人。警方手中攥着的“钥匙”,终于找到了匹配的“锁眼”。
据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自己与高里仅打过几个照面。“想着厂长家一定有钱!”案发当天,林某根据从前同事处打听到的地址,以高里同事名义进入案发现场,彼时,仅沈捷一人在家。
进入房间后,林某凶态毕露,用手掐被害人脖子,再使用工具勒颈致其死亡。之后,他翻动现场,找得钱财并逃之夭夭。
案发后的三个月不到,林某结婚。“彩礼等费用均为其母亲借债所得,劫得的赃款只供自己隐蔽挥霍。”经办民警介绍,也因此,当年外围排查时,他一直未引起警方的注意。而在其家人和亲朋眼中,林某性格内向老实,话少又手脚勤快,特别看重家庭……
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因涉嫌抢劫杀人被羁押,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延伸阅读
6岁男童家门口被亲戚带走杀害藏尸 凶手被判死缓 男童母亲悲痛发声
2025年2月,贵州六盘水一名6岁男童在自家门口失踪,家人为此还发布了寻人启事,之后男童遗体在亲戚家中找到。男童母亲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儿子被他大奶奶杀害,凶手已自首。
9月5日,男童母亲马女士告诉潇湘晨报记者,此案已于7月29日在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8月20日法院作出了判决,凶手刘某芬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今天早上,马女士收到了判决结果,对这个判决结果她并不满意。
左为遇害男童,右为刘某芬 图/受访者提供
马女士向记者提供了刑事判决书,记者也了解到了详细的案发经过。今年1月,刘某芬的丈夫与男童母亲马女士因为工作发生争吵,刘某芬后来来过马女士家,两人发生了争吵,刘某芬认为马女士不尊重她。
2025年2月16日,被害男童与哥哥在家门口院子玩,哥哥一时离开,刘某芬看到单独玩耍的被害男童,以买东西为由将他带到家里,为了报复马女士,刘某芬拿起研磨棒将男童砸死,后用尼龙袋装起尸体藏在后院。
男童失踪后,家人开始寻找,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也派民警帮助寻找,刘某芬家人问刘某芬,刘某芬说没看到。刘某芬也参与了寻找,不过有家人在后面的证言中提到,刘某芬只要看到有警犬参与找人,她就回家了。
男童失踪后家人曾四处张贴寻人启示 网络截图
2月17日晚,刘某芬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女,说不用找了,男童被自己杀了,家人报了警,将刘某芬带到派出所自首。公安机关在刘某芬的带领下,找到了男童的尸体,经鉴定,男童系严重颅脑损伤死亡。 此外,2月26日,被告人刘某芬家属赔偿被害人家属360068元。
2025年5月8日,贵州省六盘水人民检察院向六盘水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刘某芬犯故意杀人罪。该案于2025年7月29日公开审理。庭审中,被告人刘某芬对起诉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无异议,并表示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芬仅因主观臆想,为泄愤报复竟迁怒于无辜的被害人马某某,其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但鉴于刘朝芬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损失共计360068元,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但应限制减刑。”
因此,法院作出判决,“一、被告人刘某芬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对被告人刘某芬限制减刑。”
男童生前与家人的合影 网络截图
9月5日,马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凶手能够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目前也在准备文书向法院申请抗诉。7月29日她去参加了庭审,虽然凶手认罪认罚,但是“她的样子没有认错的态度,很傲慢,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关于法院认为刘某芬具备自首情节,马女士认为凶手是被迫自首,“在孩子找不到的那两天,她一直在观察着我们,中间还问我们要去哪里找孩子。”关于赔偿,马女士说,刘某芬家属在亲戚好友的压迫下才给了赔偿,“好好一个家,被弄成这样,赔偿肯定是要给的。”不过,刘某芬家属找她要谅解书,马女士没有给。在开庭前一天,法院打来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庭前调解,马女士拒绝了,表明了不需要再赔偿,只求判其死刑。
马女士说,事发后她的大儿子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事发后她到处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家人天天以泪洗面,夫妻俩也没有工作,一直在等开庭和判决,“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样对我们不公平,她活着的每一天对我们都是百般折磨。”
7月29日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网络截图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限制减刑只是对死缓犯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进行限制,使其最低服刑时间变长,但并不会改变其死刑缓期执行的性质,只有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才会执行死刑。
本案中,刘某芬的自首、认罪认罚以及亲属积极赔偿等情节作为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但应限制减刑”的依据是合理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自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而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损失,也可以作为酌定从轻情节予以考虑。法院综合考虑刘某芬的严重犯罪情节以及这些从宽情节,作出死缓并限制减刑的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和量刑原则。付建建议,家属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自收到判决书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